第A26版:经济新闻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电动汽车:为何吆喝得响买的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飞小区成国内首个大规模私人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点
首批100辆车用3年了,还没取得“名分”
电动汽车:为何吆喝得响买的少
车辆上牌难,宣传普及需加强
张随升老人给记者演示如何给电动汽车充电
郑飞纯电动汽车

郑飞小区成国内首个大规模私人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点

首批100辆车用3年了,还没取得“名分”

私人用纯电动汽车的出镜率没有电动公交车的出镜率高,但是未来市场空间却是最大的。作为国内私人用电动汽车首次大规模示范运行城市,郑州市早在2009年,就对郑飞小区进行试点,投放了100辆纯电动私人汽车,希望通过试点获取纯电动汽车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进行改进和提升,为将来量产做准备。

3年多过去了,这批试点车辆虽然存在电池衰减、充电难、维修难等问题,但是使用者认为这些问题不足以抵消车辆的运营成本低、零排放等优点。

在采访中,有行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曾忧心忡忡,“拥有整车资质可以上国家目录的汽车企业,对电动轿车发展态度‘暧昧’,补贴不明确,电池有瓶颈,市场不明朗。与此同时,没有资质的改装企业风起云涌,车上路没有牌照……”

“我们一直在做技术储备,专门的生产线也做好了。可以说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投入量产,但是也不能轻易动作。”补贴、牌照、电池、配套设施,成为电动轿车发展的几个重要瓶颈,而未来如何,一切都仍待突破。 郑州晚报记者 李丽君 文/图

私人电动轿车试点

100辆纯电动汽车投放试点

2009年12月13日,位于郑州市南三环的郑飞小区吸引了全郑州人的眼球,100辆私人用纯电动汽车在这里举行发钥匙仪式,这是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第一次针对私人用户的大规模上路示范运行。

这100辆电动汽车被郑州市公安局核发了运行牌照,按照与郑州市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郑飞公司将首批牌照为“豫AEB00试~豫AEB99试”100辆电动汽车面向公司员工销售,并在郑州辖区范围内示范运行。整车销售价格为10万元,每车每月还能领到最高600元的车体广告费、试验测试费。

1公里才花1毛多钱

9月6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位于南三环的郑飞小区,在108、109栋楼前,记者看到5辆示范运行车在停车场停放着。“绿色环保新能源郑飞纯电动汽车”的车体广告让你一眼就能认出它,车后窗上“百公里耗电7~10度”的承诺依然很抢眼。

见到记者,小区居民张随升老人的老伴就大肆夸赞这款车。“特别省钱,一年才花1000块钱。这辆车是女婿给他们买的。”

“前3年,每年的电费基本上都是1000块钱,第一年的时候我还专门核算过,我们使用的电费是按照照明电收费的,一度电5毛6,我用这一年的电费除以全年跑的公里数,最后一算,一公里才花1毛多钱。”

每家都有自己的充电箱

平时居民们是如何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呢?

据张随升介绍,这款车有两种充电方式,一种是220伏的电压,完成充电需要8个小时;另一种是380伏的电压,完成充电需要4个小时。他打开后备箱,拿出一条有食指粗细的电源线,这就是专门给汽车充电用的。“为了方便居民给电动汽车充电,小区在凡是有电动汽车的住户楼下都建有专门的充电站。”

老人带着记者来到109号楼的西头。在离楼房七八米的地方,记者看到了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站。远看有点像电话亭,一个充电站上面有四个封闭的小箱子。地面上写着“充电通道请勿占用”的字样。

“每家都有自己的充电箱,有钥匙,箱子里面有电表和电源,车子没电了,可以停在自家的充电箱旁边充电。”老人说,电表用来统计用电量,每年交一次电费。

问题及建议

四类问题需要解决

在试开的3年多时间里,纯电动汽车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张随升也进行了总结。

电池问题。“刚开始的时候,电池充一次电8个小时,能跑280公里,2年以后电池没有原来的续航时间长了,充一次电只能跑150至180公里。”张随升老人说。

停车位问题。虽然小区配有专门的充电站,却没有固定的停车位。“一次充电需要8个小时,基本上都是晚上充电,如果回家晚了充电通道被堵了,就无法充电。”

维修难。“车子虽然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有一些小毛病,多数都是电器问题,比如无法启动、座椅调节、刹车片等。”老人说,他的车坏了,到外面找维修的地方都不敢修,每次都是到厂里维修。遇到换零件的话,好多零件配不来,因为有些零件是从其他厂进的。

成本高。“前3年我们收到车体广告费、试验测试费2.8万元,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认为花10万元买一台这样的车太贵。”老人说,在市场上,10万元完全可以买一台功能、空间比这种车要好要大的车。

纯电动汽车建议普及

尽管在使用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是老两口还是强烈希望推广纯电动汽车。“发展前途是非常好的,最重要的是环保,其次是经济实惠。”老两口说,“国家应该支持它,发展它,完善提高它的科技含量,在全国、全市普及它。”

据记者了解,试车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电池、充电站、成本等问题,车企已经获悉,并进行了改进,政府也在出台一些相关支持政策。在接下来的报道中,《郑州晚报》将会进行详细报道。

发展瓶颈

电动汽车认可需要宣传普及

记者在网上搜寻发现,今年3月,上汽荣威新出一款纯电动汽车E50,售价为23.49万元,充电接口的结构采用国家统一标准,可以直接采用220V 16A普通家用电源插座进行充电。荣威E50除了可以免费获得上海地区的新能源车牌照,还将分别享受最高6万元的国家补贴和最高4万元的地方补贴。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了郑州的荣威4S店河南锦程汽车。销售人员表示,这款车推出后,这么长时间没有几个人问,而且河南范围内没有现车。对于这款车在河南销售的补贴政策问题,该销售人员只说价位最低应该是13万元多,但是河南的补贴政策还没有。

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询问呢?销售人员说,大家对纯电动汽车的认可还不高。

“名分”成政策突破的关键

采访中,一位了解此次试点的人私下告诉记者,今年开始,郑飞小区的100辆车没有再获得车管所颁发的临时牌照,这意味着这批车将无法上路行驶。

据了解,3年前,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郑州市给郑飞的100辆电动轿车开了政策的“口子”,发放临时牌照上路,但是需要3个月换发一次,这对于没有整车生产资质、改装车辆不能上目录的郑飞的小轿车来说,已经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据有关部门介绍,在外地的电动车示范运营中,针对没有资质企业改装的电动出租车的上路,不少城市已经开始发放加上“电”字的电动汽车临时牌照,在有限范围内运营。“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不允许的,安全性不能保障,不发牌照是合法合理的。但是面对电动汽车走进市场,也需要政府有魄力去做一些突破。”一业内人士如是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02498 2013-09-12 00:00:00 四 电动汽车:为何吆喝得响买的少KeywordPh车辆上牌难,宣传普及需加强郑飞小区成国内首个大规模私人用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点
首批100辆车用3年了,还没取得“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