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镇馆之宝 唐青花塔式罐 将人们对青花瓷的认知从元代推到了唐代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中极富特色的传统主流产品,千百年来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不断升温,青花瓷已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英国伦敦拍卖了一件中国“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神话。 青花瓷价值巨大,但是青花瓷究竟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烧制的?它的窑址在哪里?它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而成的? 1998年,印尼海域一艘被称为“黑石号”的9世纪初阿拉伯沉船中发现了3件唐青花瓷盘,船中还发现了长沙窑生产的带有唐“宝历二年”(826年)题铭的瓷器。1975年至1983年间,江苏扬州市中唐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唐青花瓷残片以及完整或可修复的白釉蓝彩器。以上两次重要考古发现,解决了唐青花的相对生产年代、贸易市场及出口到海外的航线、外销地区等问题;2002年巩县窑址的考古发掘,找到了包含唐青花执壶、碗、盘、盒、枕等器物残片的文化层,解决了唐青花的产地与层位关系问题。以上每一次重要发现,都曾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同时将唐青花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06年10月,郑州考古研究院在上街区峡窝镇发掘了一批晋、唐时期的墓葬,在一唐墓的墓室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两件青花塔式罐,不仅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出土地点、时间和出土单位的完整器,并且是一种新器型,装饰纹样也有多种前所未见的。这一发现曾引起了古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的注意。 唐青花瓷将人们对青花瓷的认知从元代推到了唐代,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据了解,唐青花瓷世界仅存8件,长军古陶瓷博物馆的这件是仅存在民间的瑰宝,2011年在北京万寿寺进行展出时,震惊了收藏界。 D 情有独钟 河南贡白瓷 名窑当之无愧现大唐风范 在长军博物馆二楼第三展厅入口处的接待厅,有一个展示柜,里面放着一些物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没想到却是朱长军的最爱。放在这里,无论是喝茶还是办公,随时都能看到。 “这些就是贡白瓷。大多来自巩县黄冶窑。巩县窑不仅是中原地区烧制唐三彩的重要产地,而且也是贡白瓷的官窑作坊之一。”朱长军介绍说,《国史补》、《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地理志》中有河南盛产白瓷向长安进贡的记载,由于西安唐长安城西市遗址及唐大明官遗址出土的白瓷中有巩县窑白瓷,从而得以证实。唐代时的巩县到长安交通十分方便,两三里外即是洛河,瓷器用船运输,可达洛阳,溯黄河入渭直抵长安。 朱长军拿起一个烧残的贡白瓷用手电筒照亮给我们看,薄透如玉,“巩县窑白瓷有精粗之分,精细白瓷碗、盘均用匣钵装烧,因此釉色比较纯净。” “巩县窑唐代白瓷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形制规整,大气,一眼就能看出它出自名窑,它的烧造温度也很高,瓷化性强,釉水肥厚,开片明显,玻璃感强。胎土也厚重,沉稳,浑圆大气而不失庄重,器形上深具唐代大国之遗风。而且巩县窑产品出土遗存较多,全国各地唐代遗址中都有发现,说明它在当时也是很受国人喜爱的。” 一般说起唐白瓷,必然会说到唐代邢窑白瓷与河南巩县窑白瓷。这是唐代制瓷业所说“南青北白”,北方白瓷烧制最著名的两个窑口,代表了唐代我国北方白瓷烧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巩县黄冶窑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