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冯双白、朱海等5人 受聘金水区“文化大使” 9月21日上午,金水区“文化大使”聘请仪式在金水区委举行。为建设在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文化创新区,推动金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升金水的文化软实力和区域影响力,充分发挥社会名人、高端人才在工作中的引导、咨询论证和宣传推介作用,金水区特聘请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冯双白,中央电视台春晚主创、优秀词作家朱海,中国创意研究院院长陈放,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韩望喜,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为金水区“文化大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哲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金水区委书记郑灏东表示,城市文化建设是赋予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郑州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城市文化发展创造的价值和其巨大潜力,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中坚力量。金水作为河南省会郑州的主要城区,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条件走出一条文化丰富城市内涵,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特色之路。但这一切都需要有载体支撑,更需要有高人指路。随后,陈宏伟区长为大使们颁发聘书。 王哲感谢“文化大使”们对金水区无私的帮助,表示金水区作为郑州首善之区,“文化”和“旅游”是其一直以来的明确定位,聘请五位“文化大使”能够为金水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王哲部长要求金水区要做好后续工作,在聘请仪式后要定期邀请“文化大使”到金水进行文化讲座,采用邮件等多种方式及时与“文化大使”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郑州街舞这些年 “第一人” 引领郑州街舞辉煌 从舞王回一到嘻哈帮街舞,他创立了中国最大的专业街舞培训机构,拥有中国街舞培训教学中学生量最多、机构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教学中心;新浪微博给他的认证是“中国街舞发起人、多届CCTV动感地带街舞大赛裁判、河南省嘻哈帮街舞培训中心校长”;河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赵兰、郑州市群艺馆艺术总监赵力民、著名街舞舞者孙扬等多位业内人士一致推举他为当之无愧的“郑州街舞第一人”。他,就是吕龙。9月20日上午,记者在省体育馆首届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现场,听他畅谈了郑州街舞的发展和他越做越大的街舞梦。 炫动青春燃起“火之舞”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高中的吕龙接触到了街舞,“我第一次看到,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太炫了!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没有被大家知道?外国人就能跳得那么好,中国人为什么不行?!”年轻的心被激扬出一个梦想:跳好街舞,影响更多的人!在学校曾被称为“混混龙”的他,因为街舞,人生变得开阔起来。 大学期间,学校没有专门的社团,对街舞几近狂热的吕龙经常会参加一些的士高舞厅组织的活动。“后来我们成立了第一个团队,名字叫做——‘火之舞’。” “功夫宝宝”奠定基础 大学毕业后,吕龙和其他一些喜欢跳街舞的朋友组建了新团队——“功夫宝宝”。至今提及,吕龙依然是充满骄傲。这个团队的建立是他街舞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开始。2003年,“功夫宝宝”参加了央视五套主办的首届中国电视舞蹈大赛,几乎将所有冠军收入囊中,这次大赛也是郑州街舞的一个转折点,从此郑州街舞名气大增。之后借助名气和技术,郑州的街舞发展非常快。 BOTY(battle of the year)是世界上最高水平、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街舞大赛,每年世界各国热爱HIP-HOP的人们不惜路途遥远争相奔赴,在这个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2005年郑州赛区,“功夫宝宝”的8人组团队取得第一名。这在河南的街舞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河南街舞史上获得的最高奖项,至今未被超越。 “舞王回一”成中国五大街舞领军团体之一 在中国街舞发展的十年历程中,河南的舞者们一直都走在最前面,艰难但不放弃。 后来“功夫宝宝”改名“舞王回一”,寓意:为街舞推广不遗余力的领军人最后走到了一起。有产业意识萌芽的他们,紧接着开了一家服装店,经营与街舞相关的服饰、用具等产品。“舞王回一”成为中国五大街舞领军团体之一,“嘻哈帮”也为更多人熟知和关注。 全国知名街舞教练史健凯: 街舞 是有性格的 他是全国知名街舞教练,他的“石头团”粉丝众多,作为CCTV全国街舞大赛第6名、世界16国街舞对抗赛四强、第9届世界KEEP DANCING大赛冠军……拥有众多荣誉的史健凯,却自嘲开始跳舞时比较僵硬,因此才有了“石头”的外号。 30岁的史健凯年龄不大,但在郑州乃至全国街舞界已颇有名气。当记者见到他时,很难把面前这个长相憨厚的大男孩与街舞这项时尚运动结合在一起。面对有媒体记者提出想学街舞但体型太高太壮的担忧,史健凯毫不隐讳地说:“我的体重也不轻,很多人都说我看着不怎么像跳街舞的。”史建凯自嘲地说,他的外号“石头”最初就是源于他跳舞比较僵硬像石头才被人叫开的。 “我最喜欢的舞种是popping(机械舞),跳起来像一个机器人在研究自己的每一寸关节。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这种类型的街舞和我的性格很吻合。”史健凯鼓励那些本身条件不好的街舞爱好者:“街舞也是有性格的,并不都是狂放激情的那种。无论你是哪一种性格的人,只要你喜欢,都能找到适合你自己风格的一种街舞。” 史健凯的专业是厨师,毕业时已经拥有三级厨师证,2003年,毕业一年的他仍然放不下街舞,于是和人一起办起了街舞培训班。没想到遇人不淑,合伙人卷款跑了。班办不成了,他仍然不死心,揣着仅有的20元钱来到郑州继续自己的街舞之梦。 他在城中村租了房子,应聘到街舞培训班做起了教练。2005年,CCTV举行全国街舞大赛,史健凯勇夺Popping个人赛全国第6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一年他22岁。9年的艰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史健凯说:“从那以后,我们全家人都开始全力支持我跳街舞了。” 本版撰稿 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