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5版:巩义播报 名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北宋皇陵:巩义的第三张名片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宋皇陵:巩义的第三张名片

作为一个县级市,巩义在国内名气大过很多地级市。原因是它有两张独一无二的名片:“诗圣”杜甫的故里是他的第一张名片,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连续九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县级市是他的第二张名片。

1000多年前的大宋王朝将这里作为皇家的风水宝地……

1000多年后的今天,昔日的皇家陵园成为巩义市对外宣传的一张重要名片之一。

位于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的宋陵,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回郭镇和市区,南依嵩山,北傍黄河,大宋王朝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造了皇家陵园,成为注解“生在苏杭,死在北邙”的经典样本。

在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迎来联合国专家面试的大背景下,巩义2009年就开始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对北宋皇陵进行保护,积极准备申遗各项工作,推动宋陵国家遗址公园早日挂牌,这是巩义的第三张名片。

郑州晚报记者 孙庆辉

巩义播报 陈振翔 文/图

中国最大的皇陵鲜有人知

秦陵、唐乾陵、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提起这些皇家陵园,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宋陵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前后经营160余年,按照埋葬时间的先后,八陵的顺序依次为:宋宣祖的永安陵、宋太祖的永昌陵、宋太宗的永熙陵、宋真宗的永定陵、宋仁宗的永昭陵、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宋哲宗的永泰陵。“除了七帝八陵,无数的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以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名勋名将,都埋葬在这里,共有陵墓近千座,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研究宋陵的老专家孙宪周在永定陵的土堆边很是伤感:这些陵墓占地约3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皇陵,却鲜有人知。

宋陵内有大量石刻,有瑞禽、角端、虎羊、大象、仗马、文武大臣等近千尊,涉及宋代仪仗礼仪、客使贡奉等题材,宋陵石刻尽管不及唐陵神态生动,但其表现手法更显细腻,塑柱的纹饰、各种人物的冠服甚是精美。另外,宋陵已发现和出土的亲王、公主和其他宗室子孙的墓志100余方,如杨国公主墓志、益王墓志、燕王墓志等,这些墓志碑刻蕴含了大量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欣赏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宋史的重要物质佐证。

大遗址呼唤重生

河南要把北宋皇陵打造成旅游立省的文化支点!

由省委政策研究室呈送的《把北宋皇陵打造成旅游立省的文化支点》文件得到了时任省主要领导亲自批示:“要搞好宋陵保护开发工作,打响中原文化这张名牌。”

巩义随即举行了宋陵保护开发研讨会,按照以旅游立省的文化支点的要求,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对北宋皇陵进行保护,积极准备申遗各项工作,推动宋陵国家遗址公园早日挂牌。巩义市文物旅游局局长赵新海如是说。

“在高规格规划的同时,提高北宋皇陵的知名度尤为重要!”巩义市副市长贺传伟说。巩义市专门成立了北宋皇陵管理处,专门负责宋陵的保护和管理。贺传伟介绍,针对宋陵各个陵墓因被盗、挖掘、坍塌等原因造成的毁损,他们正对本体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加固,做好本体的防水、绿化、围护、安防等设施建设,并开始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据宋陵管理处主任刘西安介绍,宋陵已经建立起了环环相扣的保护体系。宋陵有一支专业保护员队伍,近年来,由国家文物局投资550万元,实施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田野文物保护技防工程——宋陵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是集地下拾音报警、视频红外监控和巡更系统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科技现代化防护工程。

投资千万

保护宋陵遗址

“巩义拥有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充分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工作。”郑州市委常委、巩义市委书记舒庆深入调研宋陵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时说。

巩义市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要调整产业结构,把文物保护和景点打造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做好文物保护、景点打造和大交通格局的构架等基础性工作,同时借助河南、郑州发展旅游的大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从今年2月开始,巩义市投资1000多万元对永熙陵、永厚陵等7座宋陵管理房和永定陵304件零散石刻进行陈列展示及永昭陵后陵、永熙陵、永定陵绿化工程。同时对永昭陵后陵、永定陵和永熙陵开展铺装工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06248 2013-09-27 00:00:00 五 北宋皇陵:巩义的第三张名片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