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名“上帝粒子”预言者 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在瑞典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奖。 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它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它可以帮助解析为何其他粒子会有质量。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2012年的诺奖奖金由1000万瑞典克朗缩水至800万瑞典克朗,今年奖金的具体数量则尚未公布。 众多科学家苦苦追寻“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当代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粒子,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物理学家希格斯于1964年最先提出,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利昂·莱德曼把希格斯玻色子称为“上帝粒子”,意思是:找到它,就洞悉了上帝。 自从希格斯玻色子的概念提出以来,众多科学家一直在苦苦追寻它的踪迹。有科学家称,如果这种粒子被证明确实存在,那将是过去100年中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2012十大科学进展:“上帝粒子”居首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12年7月4日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TLAS和CMS均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数据的确定性为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以确认“发现”的水平。《科学》杂志认为,这项发现将“标准模型”拼图中的最后一块填充到位,虽然尚不清楚该发现未来将把粒子物理领域引向何处,但其对物理学界的重大影响不可否认。 《科学》杂志总编辑布鲁斯·艾伯茨在社论中表示,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既是人类智慧的胜利,也是全球数千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数十年辛勤工作的顶峰”。 据《中国日报》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