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问之子佛山开发布会欲清理门户,反对者大闹会场 咏春有人想“认祖归宗”立碑少林,招致世咏联抗议 10月9日下午,咏春拳发祥地佛山,一场名为“证咏春之根,斥武林之耻”的记者招待会正准备举行。世界咏春联会主席、叶问之子叶准,以及叶准首徒、世界咏春联会副主席冼国林和众媒体记者翘首以盼等待发布会召开时,发布会所声讨的“耻”——佛山精武体育会会长、叶问第二代弟子梁旭辉在一众弟子的保护下,突破层层防守杀入会场,最终迫使发布会取消。 ■“踢馆”现场 欲清理门户反遭闹场 按照计划,这次的发布会原本是叶准和世界咏春联会一次“清理门户”的行动,将张卓庆、梁旭辉师徒从会内解职。每一位到场记者都收到了一份由联会签署的“任期届满启事”,上面用繁体字写着:张卓庆师傅及梁旭辉师傅于本会所担任的职位任期届满,两人将不再在本会担任任何职务,即日生效。 并注明“特此通告”以及世界咏春联会的落款。 正当发布会即将开始的时候,梁旭辉带人闯入会场,梁旭辉高声质疑此次发布会的公信力,说:“我们也是联会的人,开发布会为何要避开我们?这里写着有‘佛山市体育局’的字样,请问体育局的人在哪里?”尽管佛山市体育局在牌面上是主办单位之一,但梁旭辉表示,在现场并无代表出席。 会场内秩序随即哗然,记者的注意力被梁旭辉等人的言论所吸引,梁旭辉等人宣称自己为咏春正宗,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让咏春拳能够发扬光大,并无私心。跟梁旭辉一起来的阮祖棠拿出一张香港的《星岛日报》,以证明己方的确是咏春拳派的正宗血脉。 由于发布会很难再继续进行下去,90岁的叶准选择中途离场,而后发布会也改在顺德的财神酒店召开。 ■争执起因 源于在少林寺立碑 叶准和世界咏春联会之所以要“清理门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是否将咏春“认祖归宗”,张卓庆、梁旭辉意图将咏春拳和少林武学联系在一起,并在嵩山少林寺附近专门立了一块象征着咏春拳的石碑。按照叶准的说法,他不认为咏春拳和少林武术有何渊源,且赞成各门各派的武功自行发展,他说:“咏春属于大家,并非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正宗咏春。” 张卓庆、梁旭辉等人原定于11月9日在少林寺对咏春石碑进行开碑仪式,此举遭到了联会的强烈抗议,在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交涉之后,明确表态对咏春拳“回归”少林一事持保留意见,联会称少林寺并未作出回应,故而决定在10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联会副主席冼国林对张卓庆、梁旭辉等人擅自立石碑于少林寺十分不满,他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只是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说法,咏春拳是佛山武术,是否出自少林还有待确认,他们将咏春石碑立于少林寺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张卓庆、梁旭辉都是联会的高层,联会并不否定他们在咏春拳界的地位,冼国林说:“他们并非欺世盗名之辈,梁旭辉是咏春九段高手,但他们这样做实在很令人遗憾。” ■当事人说 叶准:反对将咏春商业化 石碑上的刻文内容是联会十分不满的地方。据称石碑上共刻上了叶问的5个徒弟的姓名,但包括李小龙在内的其中3位已经过世,而在世的两位是张卓庆和梁文乐,并无叶问长子叶准的名号,叶准被列入了“其他弟子”中。 梁旭辉是张卓庆的弟子,按照张卓庆、梁旭辉师徒设定的规则,其他人若也想在石碑上刻上姓名,须向其缴纳1000美元的“刻铭费”,若是咏春门下的小门派想在石碑上“刻铭”,则需缴纳2000美元。 叶准表态对梁旭辉等人的做法十分遗憾,“将我父亲列为咏春正宗,把父亲的姓名刻在石碑上,我都不知道这些事。以前,要拍关于我父亲的电影,都需要经过我和我家人同意。而且,我反对将其商业化,刻名字要钱是一种商业行为。”叶准在说完这番话时,双手微微颤抖。 联会表示用立碑和刻字的形式“自诩正宗”属于“妄自尊大、欺师灭祖”的行为,并不是在客观地推广咏春拳,佛山精武会咏春拳研究会副会长陆柏衡说起此事同样很不解:“武术是个多元化的技艺,咏春并不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石碑并不能代表整个咏春拳界。” ■观点交锋 武术研究学者: 传统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老师、对武术颇有研究的学者泰然认为,一方面,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申报使我们感到传统文化复兴在望;另一方面,各种文化“名分”、“正统”的争论也使我们感到困惑,究竟我们要复兴什么样的文化? 近日有关“咏春”的事件,似乎又是满城风雨。有争论,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好事。但是如果到最后,争论得不出结果,不能推动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人们为其所付出的努力就会浪费,甚至适得其反。关于“咏春”,当事双方自然会有自己的说法。作为局外人,很难置喙。 不过更要注意的是,这类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现在有,过去也有,将来还会有,而且还会有不少。因此更有必要举一反三,使这些争论最终能推动中国传统功夫走向世界。 至此,最容易想到的人物就是曾为“咏春”弟子的李小龙。“咏春”原来的名气不小,但如果没有李小龙,它的名气绝对不会像今天这么大。而李小龙将包含“咏春”在内的中国功夫发扬至全世界的过程,恰恰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电影《猛龙过江》中,借助唐龙的角色 ,李 小 龙 谈 及 对 传 统 门 派 的 理 解 :“哎——,无所谓门派的,任何功夫练得不好都软手软脚的。”他还借用《道德经》的句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以说明习武者应抛弃所有自以为是、争强斗胜的心理。(《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简言之,李小龙做到了在传统与个人利益面前的解放思想,也因此才真正做到了去粗取精。截拳道为自由拳法之道,也是名副其实。 所以传统是财富,但也可能是包袱。在为了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争论时,要首先知道,任何一种传统都不可能在原地起死回生。它需要在新的环境下创新,才能继续成长。我们要想真正守住传统的根,就要面向世界,面向时代,虚怀若谷。以向前的发展,维持传统的长青。不然,若是被“传统”的名义绊住了脚,传统的模样看似回来了,却还需要招魂。 综合《新快报》 《南方都市报》等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