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有关阿里巴巴赴港1PO就像电视剧~样干回百转。不过,昨日下午,这场大戏将随着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作出上述表态宣告落幕。而就在陆兆禧表态前~天,港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曾表态,香港的上市规则规定不能设有双重股权,为了保障投资者权益,必须坚持同股同权的原则,港交所无意就新股采取不同股权制度上市进行公众咨询。随后,陆兆禧便作出上述表态。据悉,这是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团队首次就1PO相关事宜作出公开表态,同时意昧着,由于对合伙制方案互不妥协,阿里与港府的谈判破裂,阿里香港1PO宣告终止。 阿里打消香港1PO计划 阿里香港IPO的争议大戏是指今年7月份开始,9月份进入高潮。原因是,9月市场传闻阿里欲以“合伙人”架构在香港IPO,在香港市场引发激烈讨论,反对者指其违反了股东公平原则。 据悉,近年来港交所的IPO数量呈现下滑趋势,如果阿里巴巴能顺利在香港上市,对香港疲软的新股市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然而随后有消息称,在阿里的香港IPO计划中,阿里集团坚持“由少数管理层对公司实现掌控”的合伙人方案。此后,有关阿里和港交所针对合伙人制度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曾总结了市场对是否应豁免阿里巴巴以合伙人制度上市的各种观点,最终指出可能就多层股权上市架构展开公众咨询。而阿里联合创始人蔡崇信也曾发表公开信称,合伙制未威胁到香港监管机构倡导的“一股一票”原则。 进入本周,阿里香港IPO形势急速变化。周三港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回应表示,香港的上市规则规定不能设有双重股权,并强调为了保障投资者,必须坚持同股同权的原则。他指出,虽然有市场正在研究发行AB股的问题,但目前除了纳斯达克等个别美国股市,全球各大市场均没有这方面的安排。陈家强的此番表态被看作是阿里赴港上市或告吹。 就在外界猜测纷纷时,昨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在和媒体交流中表态称“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他说“今天的香港市场,对新兴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还需要时间研究和消化”。这是阿里巴巴高层首次就在香港谋求上市的问题作出的公开明确表态。对此,阿里巴巴新闻发言人进一步指出,阿里一直欢迎讨论“合伙人制度”这一机制创新。阿里巴巴没有递交过正式申请,没有要求过AB双重股权结构,没有挑战香港市场所奉行的“同股同权”标准。但在没有认真倾听阿里巴巴的真实需求前提下,就对不存在的事实和传言进行讨论,并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对此表示遗憾。因此集团作出上述决定。 阿里金融闯入基金界 而就在阿里集团宣布不选择在香港上市的前一天,马云却在金融领域再次掀起另一场波澜:金融搅局者马云将过去几个月合作甚欢的天弘基金收入囊中,宣布闯入基金行业。对于整个基金行业来说,阿里的这一举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惊动业界。乌鸦变凤凰。这是业内一位观察员对浙江阿里增资入主天弘基金的评价。 根据内蒙君正的公告,此番增资扩股若完成,天弘基金的注册资本将从1.8亿元剧增至5.14亿元。这意味着,天弘基金一跃成为基金行业资本实力最强的基金公司,轻松超越昔日行业老大华夏基金2.38亿元的注册资本金。 据悉,今年6月份,阿里金融携手天弘基金,推出◇丝理财神器余额宝,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余额宝规模急速膨胀到500亿元。资深基金业观察人士、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对记者表示,成立于2004年的天弘基金一直没有做大,经营上存在诸多问题。记者从内蒙君正的年报上看到,天弘基金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不过,和阿里合伙后,过去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借助余额宝这一理财神器,天弘基金从排名靠后变成拥有规模最大货币基金产品之一的基金公司,并即刻扭亏为盈,上半年营业收入6189.99万元,净利润达到852.52万元。 对于双方的合作,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对记者表示,是在余额宝推出之后才确定的。阿里金融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余额宝的成功让双方有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而如今随着增资扩股,阿里金融直接变身为天弘基金的“亲爹”。王群航认为,阿里选择天弘作为增资对象,一方面有双方此前的合作做基础,而另一方面,天弘基金的原大股东愿意让出控股的位置,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他认为,天弘此前一直落后的一个原因是大股东能够给予的支持不给力,而此番天津信托愿意让出第一的位置,让一个更有实力的机构来做第一大股东是一个明智之举。 阿里涉足资管领域 对于此次入股天弘基金,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对记者表示,天弘基金的业务覆盖比较广泛、架构比较完善,团队经验也比较丰富。而支付宝拥有互联网的运作经验,天弘团队和支付宝团队能形成比较强的互补,有助于支付宝在理财业务和相关开发部门方面的建设发展。 实际上,在天弘基金此次增资前,市场传闻天弘基金与阿里还有一系列更加深入的合作,包括将推出新的互联网基金产品等。不过,陈亮表示,目前双方刚订下合作协议,未来更具体的合作项目不便透露。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天弘基金拿下基金公司的牌照,意味着阿里金融已经打开了金融大板块中资产管理领域的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天弘基金的并非是阿里巴巴集团,而是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18位创始人之一的谢世煌控制,马和谢各占80%和20%股份,也是阿里巴巴金融系统的核心公司。目前阿里金融旗下已经形成了第三方支付、小贷、担保等金融服务链条,上个月甚至传出申报民营银行的传闻。 市场有观点认为,基金子公司是大资产管理时代的“万金油”,通过收购天弘基金,通过基金子公司将阿里金融的贷款证券化,可以弥补阿里金融不能吸收存款的短板,大幅提高杠杆,从而进一步提升阿里金融的实力。同时,阿里金融借用天弘的基金牌照,在房地产项目融资、地方平台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业务、私募股权投资等基本都可涉足,与信托公司相比甚至也不差,因此阿里巴巴金融涉足的范围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亿者采访发现,阿里金融入主天弘基金对基金行业刺激不小。“天弘已经是阿里的亲儿子,未来阿里的好事肯定优先考虑自家人。”对于阿里金融与天弘基金的“联姻”,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高管对亿者表示,与天弘相比,其他基金公司都成了别人家的孩子,阿里在合作上应该会率先考虑天弘基金,天弘基金未来在互联网渠道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深圳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中层人员甚至感慨道:“真是羡慕天弘能傍上阿里这个土豪。”他认为,阿里与天弘的合作深度必将加大,天弘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将是其他公司无法匹敌的,而这将是未来基金公司极为重要的一块阵地。 王群航表示,阿里全力支持天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未来如何兼顾,对其他基金公司更加公平,而不厚此薄彼,是阿里能否成为一个好平台需要做的。上海一家正准备入驻淘宝基金频道的基金公司高管向亿者表示,阿里即使控股天弘,也未必会令天弘形成垄断性优势。在互联网之前,银行系闯入基金市场时,也遭遇“狼来了”的恐慌,但到现在银行也在和其他基金公司进行合作,银行系基金公司也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合作,并未形成绝对优势。 不过,也许考虑到其他基金公司的顾虑,支付宝透过官方微博表示,会◇持一贯的开放策略,不断加强跟其他基金公司在各种形式上的合作。 据悉,在阿里入主天弘的同时,近β互联网企业几乎联手在基金市场出击。昨β,有消息称,苏宁基金销售牌照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苏宁将很快推出类似支付宝“余额宝”的余额理财产品。 上述上海基金公司高管认为,作为渠道,互联网企业在基金行业将呈现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主,他们具有强大的数据和客户群;第二阵营是以京东和苏宁为首的电商;第三阵营是对该领域有兴趣,但◇前尚未成气候的互联网企业。“就像寻找银行作为合作对象,基金公司和互联网企业肯定也是多面开花,不会只倚重阿里一家。”上述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而对于未来是否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控股基金公司,王群航认为,中小基金公司的概率较大。南都供稿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