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新闻联播》点名批评低俗、暴力 模仿剧情,连云港俩男孩被绑在树上烧成重伤 近日,国内10家动画制作机构和10家动画播出机构倡议,不制作播出含有暴力、低俗、危险情节、不文明语言的动画片。 12日,央视在《新闻联播》也报道了此事,《喜羊羊》《熊出没》被点名,并称这两部动画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公司、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已开始对《喜羊羊》和《熊出没》系列片全面修改,修改过的动画片再送电视台播出。 事件 “喜羊羊”“熊出没”被指暴力 12日的《新闻联播》报道称,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10家动画制作机构,央视少儿频道等10大动画播出机构联合发出倡议,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 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两部动画片被点名,称由于两片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正在整改。 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描写了一只想吃却永远吃不到羊的灰太狼,自2005年6月推出后,风靡一时,成为风头最劲的国产原创动画片之一。 据统计,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 动画片《熊出没》播出时也曾引起家长质疑。有家长指出,该动画片10分钟里有21句脏话,片中“光头强”整天就叫嚣“臭狗熊,我要砍死你”,拿着电锯到处挥舞。 而“光头强”的“枪”也成为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有小朋友很痴迷这个动画片,每天都要带着玩具电锯去上幼儿园。 案例 模仿剧情,兄弟俩被烧成重伤 4月6日晚,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3名不足10岁男童在玩耍时,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一男孩用绳子将另外两个兄弟俩捆在树上,随后点燃两人脚下的杂草。 哥哥全身40%特重度烧伤,弟弟全身80%以上特重度烧伤,“从头到脚已经没有好的地方了。而且伴有呼吸道灼伤”。 哥俩的父亲李康说,目前已经花费106万元,其中80多万元来自爱心捐款。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李康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东海老家保守治疗。 由于胯部烧伤厉害,哥哥虽然能自己行走,但是裆部肌肉破坏,导致两腿不能正常分开。 弟弟的情形更惨,父亲李康介绍,他左腿臀部烧伤严重,胯骨在不断萎缩,导致左腿不断收缩。现在左腿要比右腿短了两厘米,而左臀部也在不断隆起。 李康表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曾多次打电话催他带着两兄弟过去进行手术,“去了也没钱,到年底必须给这两个孩子再做手术”。 制作方 不整改、没停播,只是“修改” 《喜羊羊》和《熊出没》被《新闻联播》点名,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问题,随后有报道称两片正在“整改”、“停播”。对此,《喜羊羊》制作公司原创动力的宣传负责人吴总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不存在整改和停播、禁播。 吴总监表示《喜羊羊》系列动画片主要是针对幼儿、小朋友的动画,创作一开始就很注意规避恐怖暴力色情内容,放入一些健康积极可爱的东西。 “用修改这个词更合适,我们原创动力也是发起倡议的单位之一,我们是想从自己做起,做得更好,比较全面地在内容和质量上上一个台阶。”吴总监说,外界报道的“整改”、“停播”属于理解错误。 吴总监透露这次修改的重要原因是想要把版权卖到海外去,“相应的标准不同,容易引起误会的东西会有修改,最主要的是我们要达到更高的制作标准”。 此外,播出方浙江卫视也表示,暑期结束以后不播喜羊羊是正常排播而不是停播,“不是因为央视点名,是正好之前就播完了,属于正常排播。之后可能播我们的自制动画片”。 用平底锅打灰太狼可能还被保留 原创动力方面表示,修改工程浩大,《喜羊羊》系列有1000集,每集10多分钟,每一集的情况不同,梳理起来确实很难。对于此前有报道说修改费用将达到7位数,吴总监表示:“希望不用那么多,但费用也肯定不会少。” 吴总监表示,修改细节不方便透露。因为上级单位并未有标准出台,所以原创动力公司考虑向海外知名企业学习,参考他们的标准,并组织专家、家长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加强创作人员自身的讨论。 但当记者问及红太狼用平底锅打灰太狼,灰太狼被扔出狼堡等标志性镜头是否还能保留时,他表示:“我只能说我们本源性的东西,文化符号式的特征还会保留,尽量保留原有的幽默,这次修改不会影响到《喜羊羊》的主题。” 据新华网、扬子晚报等综合整理 ■家长吐槽 4岁儿子拿掸子敲妈妈的头 嚷着:我是光头强,揍你没商量! 李女士工作较忙,和快6岁的女儿平时交流的话题多是在学校里怎么样、高兴不高兴,等等。 从去年开始,李女士发现女儿平常说话时不时会说“俺”,女儿的这一说话方式并不是天天都有,一段时间偶尔出现一次,直到今年李女士陪女儿看了会儿动画片《熊出没》才发现了原因的所在。 有一次李女士接女儿下学,回家路上,女儿说:“妈妈,给俺买个蛋糕吧!” 一听女儿这么说话,李女士就问:“在幼儿园是不是看《熊出没》了?”女儿一听兴奋起来,说:“是啊,熊大熊二把光头强打得落花流水!” 从这以后,细心的李女士留了心,发现只要女儿一看《熊出没》就说“俺”。 李女士女儿受的影响远远不止语言方面的改变。 女儿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稍不顺心,就要发脾气摔东西。“我们在教育孩子上很注意,没有打过孩子,孩子发脾气、有暴力倾向和看动画片有很大关系。”李女士说。 通过交流,和李女士有同样感受的妈妈并不在少数。 张女士说,有一次在拖地时,4岁的儿子拿着掸子照着自己的头上打了一下,嘴里还嚷着:“我是光头强,揍你没商量!” 从事幼儿教育的鲁豫飞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她说,班里40多个孩子全部看过《喜羊羊》和《熊出没》。 作为一名老师,她仔细地看了几集,发现这两部动画片确实存在粗俗、暴力倾向。而这些打斗的场景恰恰是很多孩子喜欢的情节。 郑州晚报记者 徐智慧 (请继续阅读A0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