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文化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仁者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仁者寿
——赵世信的文学、艺术与人生
对联 137cm×34cm×2
补壁小记 97cm×180cm

标题题字:王家新

中国书协副主席

中国美协理事

西泠印社理事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赵世信,木兰故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气之温和者寿

智者不惑,仁者无忧。赵公知足常乐,一副弥勒之相,常生欢喜之心。

赵公同窗兼乡贤、著名作家李明性在长篇回忆散文《长相忆》中说:“信哥一天到晚都笑眯眯的,仿佛不知道什么是愁。和他在一起,常被他的乐观情绪所感染。”

再大的事儿,在赵公这儿都不是事儿——此非饱经世事者不可为。某次,一位亲戚出现“疑似”医疗事故,我知赵公与院方相熟,就火急火燎求助于他;赵公一边百般安抚,一边四处托人。几分钟后,院方就给我发来澄清短信,实乃隔行隔山,虚惊一场。

做到一定级别的“官人”们,一般“官味”十足,不苟言笑,需“乞怜”方闻其音容,需“仰视”方见其笑貌。然赵公是另类,他的办公室来去自由,他还沏茶递烟,周到伺候;找他办事,更是凌厉,一般都是现场办公,绝不藏着掖着,暗度陈仓;笑脸迎,欢乐送,乐天一派,达观天下。

更不像很多高官,霸气惯了,说话都是祈使句,不容你争辩。赵公温、良、恭、俭、让,和风细雨,既无达官的功利说教与做派,亦无贵人的炫耀固执与陈腐,你根本看不出他曾经是官至正厅的领导干部。“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跟他交流,毫无压迫感,更无卑微可言;亦不必拿捏遗词,更无须阿谀谗佞。

赵公温情,予人温暖,很多对其仰慕有加者不请自到,但赵公从不“怵生”,更不戒备,来的都是客,握手便是友。辛卯岁中焱公高茀棠馈赠巨幅《滕王阁序》亦被人顺走,赵公一笑置之,热情依旧,不设堤防。

“道集于实,故君子以诚心御物。”(海椎子句)赵公礼数周到,来人无论官民长幼,都会来时起身相迎、走时送上电梯。 于右任曾写过两句话:“万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赵公眼中,万物皆平等,均真诚待之;他也时常言及:“人活在世上,就是活的‘真情’二字。”

辛卯岁末,赵公从河南省人大书画研究院卸任院长之后,旧雨新知闻风而动,纷纷另立山头拉其入伙,经不住死缠烂磨,赵公只好就范,挑梁河南留余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生犹欠诗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南怀瑾语),他是想深入“留余”文化的腹地,推而广之,广而告之: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留耕道人《四留铭》)

难得糊涂 34cm×136cm

质之慈良者寿

清方苞有言:“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故仁者寿。”赵公虽已年迈古稀,但精神矍铄,是寿者相,得大自在,成逍遥游。

以方氏箴言比照赵公,仁者之论,良有以也!

赵公慈眉善目,仁心仁德,提携新人,毫无保留,扶植后学,不遗余力。对书画才俊,赵公呵护备至,千方百计为其铺路搭桥。癸未季春,赵公刚上任省人大书画研究院院长,就为我省一批青年书画菁英、艺术界的“潜力股”举办提名展,为38位老中青书画家出专集,并出版“大河风”系列书画集,佳作迭出,好评如潮。

吾同乡青年油画俊彦孟新宇者,庚寅拟刊行新作集,赵公甘当马前之卒,联系出版机构,牵线装帧设计,出任图书策划。甚至书出版之后,赵公亦担纲“推销大使”,见人就隆重推荐,择机就口碑传播。

连俊洲、张良、张军民、李凡、王鉴为、魏广君、赵曼等一批青年实力派艺术家无不为赵公之宅心仁厚、甘为人梯感激涕零。

庚寅岁末,我为效力报馆策划艺术贺岁特刊。想法虽好,办法匮乏。因我乃艺术圈外之人,两眼抹黑,求告无门。

君子求通逢左右,贤人处事有方圆。赵公作为艺界硕儒,缘结群贤,私想若能拉上他这面“大旗”做做“虎皮”,榨取些许“剩余价值”,定能事倍功半。然赵公年高位重,安能受我辈后生驱遣?

吾惶惶不可终日。任务负重在肩,只好斗胆求助。未承想赵公不仅对吾“脑力风暴”褒扬力赞,而且现场电联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等诸君。初战告捷,剩勇追击,大型艺术贺岁特刊《庚寅谈艺录》终乃成形。

赵公与李明性深情厚谊,历久弥纯。李老师患病期间,赵公犹如手足之残,为之找病房、寻名医、求专家,为让其有生之年看到心血凝聚的长篇小说《家谱》,赵公更是四面敦促,多方游说,“跑断腿、磨破嘴、把自己的身板都累毁”。《家谱》出版后得到各界嘉许,李老师方如愿瞑目。

庚寅孟冬,赵公又自费出版了李老师的长篇散文集《长相忆》,李老师遗志方成,夙愿得偿,其泉下有知,当含笑至感,深以为慰,再拜赵公。

赵公虽曾为行政领导干部,但在河南文学界也算个响当当的人物,不独因其是省直作协主席,更赖于他对文学界的“杰出贡献”使然。赵公与生前曾担任过省杂文学会第一届秘书长的杨晓杰缘悭一面,只是偶然的机缘看到他的文章,觉得甚是难得,自费为其出版《赤子情怀——杨晓杰诗文选》,“人文关怀”至此,让河南杂文界无不颔首。

作为“中原文化历史长河中屈指可数的当代文贤、新时期文学豫军的一面旗帜、中原优秀文学传统的奠基者、一代知识分子风骨的践行者”南丁先生,栽培无数,提携若干,赵公钦佩于南丁先生的人品与文品,多方筹措资金“为河南文坛上的老园丁做点实事”,丙戌上冬由河南文艺出版社为其出版了150万字五卷本的精装《南丁文集》,不仅浓缩河南当代文学史,更是南丁文学成就的备忘录。省文联和省作协专门召开作品研讨会,业界一片褒扬,南丁和他的女儿何向阳更是万分感激,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评价此书“为河南文学艺术界办了一件大好事”。

赵公惜才爱才,碰到苗子,求贤若渴。早年还未曾相识李伯安之时,就与之神交已久,没抽他一支烟、没喝他一杯酒就把他儿子上大学的事给办了。直到孩子毕业,两人才真正谋上一面,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戊寅岁中,李伯安英年早逝。赵公闻讯,痛心疾首,含泪撰写挽联:“一生心血百米巨制业未竟身先死,九曲万里不舍昼夜数风流何人续。”言犹未尽,又题诗《怀念伯安》:“折桂月宫不计年,迢迢银汉星高悬。逝者如斯音容在,几回梦萦喀拉山。”

赵公浸淫艺坛久矣,各色人等,阅览无数,交往愈多愈发敬仰李伯安摒弃功利、戒除浮躁、治学、修身、立德的从艺和为人,并作文《神交》吐而后快:“现在画坛上各类画家多如牛毛,为了赚钱,各使奇招,有不惜专门制造赝品者,有拉大旗做虎皮者,有自吹自擂者,有玩弄小情小趣者,像伯安这样不为名利所动,沉下心来,以生命为代价,潜心于真正的艺术创作的人实不多见。”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当下中国,一些人只有价值,没有价值观;只有人“生”,没有人生观。利字当头,没有底线,为牟钱财,不择手段。人未走,茶已凉,更不用说一位退休多年成为“过去式”的老领导。然赵公每天找他的人一拨接着一拨,甚至都要“轮候”。人非草木,知反哺之情,晓跪乳之义;赵公多年来责备众多、恩惠无数,“宜将今昔胜往年,门庭若市车马喧”。

量之宽宏者寿

李明性老师在长篇散文《长相忆》中曾总结过赵公的“优点”:“信哥身上的优点很多,最突出的优点是待人真诚,交谊唯真,胸怀开阔,能包容人。”李老师与赵公从小无猜,了解赵公,莫过于他。赵公心无挂碍,胸襟坦荡,清凉世界,无渍无渣;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儒家之淡定、道家之无为、佛家之宥忍,修炼到家,如入化境。《菜根谭》中“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更是烂熟于心,躬行于事,活用于人。

赵公也就初中学历,与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硕士博士相比简直“低到尘埃里”;然赵公腹中诗书、淹博渊雅那些硕士博士又“低到尘埃里”。

开口揽时事,不负案头书。赵公去年还买来入围茅盾文学奖的一套书,暇不掩卷;一套《古文观止》,日诵夜读。阅读已经成了他的一日三餐,生活习惯。乾隆状元、诗人兼书画家石韫玉曾有联云: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比对赵公,信夫此言!

“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东汉徐干《中论.虚道第四》)。”赵公为人谦恭、豁达之极,大气之人亦难望其项背。早年李世南先生第一次去赵公家看画,有一张四尺整纸的刘文西的精品人物画,赵公一句“你喜欢送给你吧!”生是把李世南吓了一大跳——他从来也没有遇到过这种阵势。后来,关山月六尺整纸的梅花精品也都被他拱手送人,赵朴初四尺整纸的书法精品也被转赠给“更需要的人”,没有任何铺垫,更无半点说辞。现在拿出来送上拍卖会,哪一幅都会让藏家眼红、让买家眼绿。

有时去他办公室,翻看他案头某些时贤送来的册页手卷,他都会问上一句:“喜欢?拿走!”我虽不敢掠美,但赵公“不以物喜、不为物累”着实让我错愕。

有人诚邀赵公赏玩千岛湖,赵公也想拉上我吃顿“免费午餐”,我当然求之不得。谁知事到临头,报馆冗务缠身,实在难以解脱,无奈只得食言。无颜面见赵公,只好短信致歉。赵公甚是解人,回复四字“理解,忙吧!”

身无求而安宁,心无欲而神宁;遇事从容则有余味,为人从容则有余年。赵公如今七十又一,身体无恙,与其无欲无求,超然豁达“过从甚密”。

赵公于《梦画小记》以鸣心志:“书画者,中华之瑰宝,民族之精粹,沉浸其中,可去烦解忧,可开启心智,可荡涤凡尘,可净化心灵。余性喜书画,亦爱收藏,非求拥有,但望过眼,如是近四十载。既成生活之不可或缺,日之所思,若能常入梦境,亦乃快事也。”衮衮诸公,达官贵人,有此境者,鲜矣!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然芸芸众生,凡胎俗子,占有者多,舍得者少。“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赵公身体力行,已臻禅境。

言之简默者寿

每隔数日,赵公就会叫上三五同好,海阔天空,畅叙幽情。蒙赵公青眼,常嘱吾陪飨末座,厕身其间。席间饭余,赵公大多“素处以默,妙机其微”,恭听豪谈者滔滔不绝,唾星回射。遇到我等无知无畏,诳语妄言,炫技自擂,赵公闻之,笑曰:“谁的年少不轻狂。”

辛卯暮秋,赵公策划百余书法家书《道德经》,每人一个章节,数省书协主席都奉上妙品,算是开创了一种展览与出版的新模式。赵公素喜《道德经》中箴言嘉句,并常书以自省,想必他是受了白乐天《读老子》的明示:“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君道老君是智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赵公为文,剔筋见骨,干净爽利,其有《故事乡间》数十篇,篇篇精短,结脉《世说新语》,远承“唐人传奇”,近袭《俗世奇人》。《何时相识》一篇,起承转合,曲折离奇,鸿篇巨制架构完备,但赵公屈屈二千余字提纲絷领,要言不烦,练达到位,交待精准。《大孬》更短,跌宕起伏,超越想像,不输于冯骥才《神鞭》一角。哪位影视导演若独具慧眼,改编成电视剧,保准收视长红!

近年,赵公文章更为独到老辣,富魏晋骈文辞赋古风,涵唐宋行、记、说、跋之韵,精悍短小,绝少赘言。文钞数段,以证不虚——

《梦画小记》聊聊百语,技惊四座:“己丑季春中浣,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披衣而坐,赏玩画作,顿觉游移青山绿水之间,祥云缭绕,苍松翠柏,茂林修竹,雪落无痕,江流有声;忽而置身花香鸟语之中,兰送暗香,梅发新枝,凤翔鹤舞,春燕呢喃,锦鳞游泳;或坐古刹之中,参禅悟道;或与英雄论剑,驰骋疆场;或仰视伟人,聆听教诲;或促膝老农,共话桑麻;高人对弈而决胜负,狂士长啸而发清音;钓夫垂竿于烟波之上,骚人吟唱于山水之间……”

《山水清音图记》妙丽古雅,字字珠玑:“右文乃吾家光华二十年前旧题,时在戊辰仲春,君客金陵,与魏紫老幸会,晤谈甚欢,先生惠以山水一帧,君感而赋此,其文片言居要,词约旨远,令人击节。先生倘天上有知,亦当有感于斯文。吾亦与先生相交甚笃,先生曾为拙作《合欢》绘封面,吾感念至今,故濡翰书之,聊寄人琴之思。”

今又拜读新作《补壁小记》,古风一脉,范文犹在:“壬辰岁尾,三五挚友越秀小聚,中有豪饮者、善丹青者、通音律者,互有倾慕,虽无丝竹管弦助兴,但有吟诗放歌之乐。吾年事已高,酒至微醺,不胜杯杓,欲告退,孟君(孟少辉)扯衣而止,谓余:君一展书艺为崔先生补壁可否?乃信(崔乃信,越秀酒家老板)闻之,拊掌而笑曰,善!余诺诺。酒醒悔之。越秀虽为美食之家,实为艺术殿堂,君不见妙手之图、雅士之文,蔚为大观。余有何能,敢在此登临?故迟不为也。日前,闻乃信兄补壁处已备,余感荷良深。为人者焉能碍其面而失信乎?遂有是作,博诸君一笑耳。癸巳阳春闲味居主人赵世信。”

非但“小记”若此,其写景状物,评人论艺,亦不拖泥带水,无旁征,不博引,文字干净,“简约而不简单”。有时还会诗心大发,歌以咏志,不可收拾。如:“当代草圣数髯翁,书坛青史留美名。临终犹唱思乡曲,掩泪早盼九州通。”(《于右任》)“九曲银练泻珠潭,忽闻惊雷滚崖边。飞瀑直下来天外,红叶翠谷起云烟。”(《白云山观瀑》)“壮岁踌躇走四方,流年不觉鬓成霜。江海撩击千重浪,阅尽春色赋沧桑。”(《偶感》)“暮烟四合绣楼西,阿夏相期眉眼低。绕去缠来无限意,一声鸡叫泪沾衣。”(《看走婚舞》)等。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赵公身上古风犹存,士者如斯,与其交往,有“忽逢幽人,如见道心”之惊喜——真得劲!

赵公书法,涉笔即古,脱尽书家之习,良由所见名迹多也。吴丈蜀诗云:“学书原无捷便途,期成端在下功夫。二分笔砚三分看,余事还须广读书。”近时随焱公心赏赵公新作,不免刮目:对联条屏,“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唐杜甫《观薛少保书画壁》),其结体遒丽,貌丰骨劲,瘦硬通神,远窥少保徽宗;中堂手卷,“机杼若己出 ,浑然如天成。”(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其从笔驱毫,笔走神髓,心手双畅,味厚神藏,承息冬心悲庵。

古人讲: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人品既已高矣,用墨不得不至。赵公所书,与师古而泥书家“笔笔皆有来历”相左,其“笔笔皆从己出”,从心随性,道法自然,“情性所至,妙不自寻”:其有“边角碎料”书成小横批“清凉世界”四字,妙趣天成,不可复得;多位书坛圣手见之无不想据为己有,悬于堂中,得无上“清凉”,入至乐“世界”。今又观其平尺作品“开卷有益”,天趣盎然,亦神来之笔,冒昧索求,抢而后快,未承想已被人捷足先登矣。

非独其书,赵公诗文亦未尝不如是。正如陈鸿寿所云:“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赵公业精于勤,腹笥广深,行成于思,著作颇丰,每有所感,旋即“小记”,吾何德何能,大掉书袋?

赶紧以一首“打油”作结:

赵公戎马历沧桑,

世间百味皆品尝。

信手挥来闲适在,

诗书寄情寿而康。

李韬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0665 2013-10-18 00:00:00 五 仁者寿KeywordPh——赵世信的文学、艺术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