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帮助自杀人群
走出心理困扰
12月3日我市开通《中原希望24小时热线》
热线志愿者开始报名
郑州,见证中国丝织技术的肇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见证中国丝织技术的肇始
青台遗址出土的目前时代最早的丝织品残片(资料图片)
陶纺轮
纺轮使用示意图
腰机织造示意图

你想了解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进程中的历史文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吗?你想知道那些穿越时空的“郑州记忆”吗?你想感受8000年裴李岗文化、5000年黄帝史诗、3600年不间断城市进程史吗?我们带你一起“重读郑州”。

大型系列报道之

十三

众所周知,郑州新郑是黄帝故里,提起黄帝的丰功伟绩,自然少不了其夫人嫘祖灿烂夺目的那一笔。传说黄帝元妃嫘祖开始种桑养蚕、缫丝制衣,解决了当时人们的穿衣问题,被后人尊奉为先蚕之神、中华圣母。至今,在新郑西南的具茨山轩辕庙中还供奉着嫘祖——老百姓尊称其为“先蚕娘娘”。

上世纪80年代,郑州荥阳青台遗址发现了迄今所知最早的丝绸实物,这一重大考古成果,使嫘祖“育蚕、取丝、造机杼作衣”的传说在郑州得到实证。

青台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广武镇青台村东,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该遗址一个婴儿瓮棺内,考古人员发现了残存的碳化丝织物。经鉴定,这些丝织品的年代距今约5500年,是我国最早的丝绸实物。青台遗址出土的古丝绸是用多粒蚕茧缫制加工的长丝(即合成的丝束),颜色为浅绛色,显然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复杂的“治丝”技术,并已经采用了炼染工艺进行织物着色。

在青台遗址,还发现了不同规格的平纹麻布实物,麻纱直径较细,密度较高,经纬线整齐均匀。这些与纺织有关的考古成果,充分说明青台先民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并由此印证着郑州在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纺织是人类继缝制兽皮树皮御寒遮羞之后的重要发明之一。它是随着定居生活以及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陶器制作等手工业发展而萌发的。所以,纺织技术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已产生了最早的纺织工具——纺线用的纺轮和织布用的腰机。纺轮是纺坠的主要部件,它利用重物旋转的力量把纤维拧成线。人类最初是用手搓捻纤维,再一段段地续接成线,纺轮的应用比以手捻线迈进了一大步。郑州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陶纺轮和骨针等遗物,证明早在8000年前,这里的先民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纺织技术纺纱织布。

河南省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刘文学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缫丝、织帛的国家。嫘祖是我国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是中华民族文明始祖黄帝的第一夫人,是中华民族的血缘始祖。为深切缅怀嫘祖的功德,宣传、保护和丰富嫘祖文化,新郑自2001年开始,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黄帝和嫘祖结婚纪念日举办嫘祖文化节。嫘祖文化节的举办,让更多的海内外华人华侨了解嫘祖、敬仰嫘祖,并参与到祭拜中华民族的共同母亲嫘祖的活动中来,激励我们开拓进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古代,丝绸只能是达官贵人享用。正如北宋张俞《蚕妇》诗中所说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个时候,劳动人民只能穿麻衣、葛衣。在数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丝织物与等级、官爵相联系,是儒家礼制中显名分、辨等威的工具。自周秦以来,帝王和官员的祭服、朝服和公服都用丝织品制作,但在色彩、纹饰和形制上,都要严格遵守规矩,整套的衣冠服饰制度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文明以礼治为核心的等级社会特征。

世界了解中国,也是从丝绸开始的。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西方各国已经知道东方有个产丝的大国。那时候,西方人称中国为“赛里斯”,意即丝国。精美绝伦的中国丝绸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的丝织品始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嫘祖的功德不仅惠及中华民族,也惠及世界各地,养蚕、缫丝、织帛技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一项卓越贡献。”刘文学说。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苏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3033 2013-10-25 00:00:00 五 郑州,见证中国丝织技术的肇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