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干部“三走进 三郑州”
赞誉声中圆满落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干部“三走进 三郑州”
赞誉声中圆满落幕
一路走来一路感受郑州巨变:一日千里 翻天覆地
——老干部“三走进 三郑州”主题活动综述
之美丽
走在文博森林公园里,老干部们一路欢声笑语

老干部“三走进 三郑州”

赞誉声中圆满落幕

一路走来一路感受郑州巨变:一日千里 翻天覆地

——老干部“三走进 三郑州”主题活动综述

已是深秋的郑州,却丝毫没有秋的萧瑟,到处绿树掩映,鲜花簇拥,一派生机盎然,人们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愿望和期许正一步步走近。

从10月10日~29日, 每天都有百余位郑州离退休老干部,走出家门,参加“三走进 三郑州”主题活动,实地参观中原西路生态廊道、郑州文博森林公园、华南城和新郑鸡王新型社区,亲身感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喜人成就和累累硕果。

20天来,鲜花怒放、生机盎然的生态廊道,层林尽染、鸟语花香的森林公园,规划到位、配套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都给老干部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意外”、“震惊”、“惊喜”、“感动”是老干部说得最多的话。

在他们眼中,郑州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一日千里,翻天覆地”;在他们心中,政府正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民生变革,“功在当代,利泽千秋”。

“三走进 三郑州”主题活动,使久不出家门的老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老干部发挥余热、投身大郑州建设的热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干部们表示,要为郑州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郑州晚报记者 李爱琴/文 董艳竹/图

廊道建设 人性化设计暖人心

深秋的早上,在阳光的照射下,中原西路生态廊道里的月季花显得更加娇艳欲滴,在鲜花、绿叶的簇拥下,漫步在红色的人行步道上,老干部显得很享受,“空气清新,心情舒畅,住在附近的人真有福气,出了家门就是公园,茶余饭后有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中原西路生态廊道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生态环保的出行理念,实现“行人在中间,道路在两边,公交进港湾,休闲在林间”的生态效果,设有景石、地雕、景墙、雕塑等景观小品,并完善了座椅、垃圾箱、照明灯饰、标志标牌等设施。目前,每天都有很多群众走进廊道,或休闲或娱乐或健身,其生态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了有效发挥。

“以前等公交车,都是在马路中间,汽车尾气比较严重,不仅脏,也不安全。现在公交进港湾,人们在生态廊道里等公交车,安全而且空气新鲜,有利于身体健康”,“公交站台后面就是设计现代的公共厕所,当时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等公交车者内急的问题,特意把公厕建到了公交港湾后面”。

政府市政建设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让老干部大加赞赏。退休前在郑州市总工会机关办公室工作的梁炳芳说,“在这里走路很安全,不用担心被车碰住;等公交车也很舒服,不用担心空气污染,设计者处处考虑市民,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充满了人性化,让人感觉很温暖、很贴心”。

华南城 大手笔 大气魄 大胆识

新郑华南城,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华南城宏大的体量和超前的规划,让老干部们大加赞赏,直呼“大手笔 大气魄 大胆识”。

“项目建成后,将创造5万个创业机会,20万个就业机会,实现年数十亿的税收”,工作人员关于华南城的介绍,让老干部王留记连说“了不起”:“将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这相当于新郑总人口的1/3,相当了不起”。

森林公园 体现自然、和谐、生态美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是文博森林公园最真实的写照。

本着“模拟自然 回归自然”的基本理念,郑州树木园给市民营造了一个凸显自然的复合混交林群落。园内800亩的郑州花卉博览园,按照花木一年四季的观赏特点,设计有观花园、观果园、观叶园、特色园等,引进栽植各类珍贵花木200个,可以让游人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植物的不同特色,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老干部张长升感慨: “郑州变化翻天覆地,一日千里,几年前,这里还是土坡、丘陵,现在已经层林叠翠、绿树成荫,既有城市的便利,又坐拥优美的生态环境,真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郑州、生态郑州、美丽郑州指日可待。”

老干部张定国则对郑州未来充满期待:“这几年郑州变化很大,环境好了,市民都比较满意。现在时间还有些短,郑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刚刚开始,相信过了几年之后,树木都长起来了,郑州一定会天更蓝,水更清,花更香,空气更新鲜。”

新型社区 先建后拆 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在新郑鸡王新型社区,一排排漂亮整齐的小洋楼向人们展示着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如今的农民,不仅住上了小洋楼,还用上了天然气、自来水、宽带,看上了有线电视,已经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初在规划时,孟庄把农民就业想到前面,运用“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家庭两人就业”的模式,依托附近企业,破解农民就业难题,真正实现了农民就业不离乡,安置不离家,就地城镇化。

老干部刘圈说,“先安置,后拆迁,非常好,解决了农民进城不种地后的生活问题,使农民住房没问题,就业有饭吃,真正考虑了农民的实际需求,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这说明政府在实实在在做事,体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

厚积而薄发,无论是生态绿化,还是新型农村社区,都为郑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正如一老干部所言:“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日新月异的改变正悄然发生,绿城每一寸土地上,发展的强劲脉搏给我们以深深的震撼,郑州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力促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郑旗

天蓝、水清、路宽、景美,生态更和谐,城市更优美,环境更宜居。这是每座城市的梦想,这是每位市民的期盼,如今,这样的梦想与期盼,在郑州正在成为现实。

“三走进 三郑州”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关注郑州发展的各界人士的足迹,踏遍了这座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在生态廊道里感受盎然绿意,在森林工程中享受自然清新,在新型社区里感知幸福生活……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建设与宜居的统一,令所有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分。“大手笔,大胆识,大气魄”,绿色郑州、生态郑州、美丽郑州的蓝图徐徐展开,犹如一首慷慨激昂的歌曲,荡气回肠,催人奋进;犹如一幅锦绣华章,格调高雅,大气从容。

“没想到,没想到。”面对绿城的新风景、新面貌、新变化,各界人士赞叹不已,最大的感慨是“没想到”。城市生态文明的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品质推进,每位郑州市民,每位关注郑州发展的人士,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此为奠基,以此为引导,以此为带动,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相应工作的稳步推进,环环相扣,恰证跨越发展中的郑州铿锵脉搏的强劲律动,恰证都市区建设蓝图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事实上,让群众看、让群众问、让群众议的过程,是让群众更加充分认识和了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过程,是开辟更多渠道和方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的过程,更是不断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顺民愿,重民需,为民建,让民享,群众对当下各项具体工作理解了,认可了,感同身受了,亲身参与了,才能对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给予最大的关注与支持,倾注最多的热情与毅力。

重做见实效,实干见真章。当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取得,是我们一铲一锄干出来的,是我们一草一木种出来的;力促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更要发扬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精神,务实重做,务求实效,再创佳绩,再创辉煌。与此同时,与郑州都市区建设同行的每一个人,更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胸怀百年、勇立潮头的气魄,以苦干实干、分秒必争的干劲,推动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的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昂起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龙头,不辜负一千万郑州市民的殷殷期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5377 2013-11-01 00:00:00 五 老干部“三走进 三郑州”<BR/>赞誉声中圆满落幕KeywordPh一路走来一路感受郑州巨变:一日千里 翻天覆地
——老干部“三走进 三郑州”主题活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