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捐赠轮椅”到“帮农民卖滞销蔬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这是一场由轮椅引发的爱心接力赛
从“捐赠轮椅”到“帮农民卖滞销蔬菜”
右图中坐轮椅的女孩叫李弯弯,今年20岁,家住搬口办事处。她天生小儿麻痹,无法自由行动,母亲为了她,在家门口开了一家简陋的小卖铺,“不为赚钱,就是想让她能够多几个朋友,不那么孤单。” 曾经因为无法正常走路而只能在院内扶着墙壁或者木头挪行几步,而如今的弯弯靠轮椅可顺利行动,目前已结婚一年,宝宝刚出生几个月,非常幸福。

(上接A02版)

农民有啥要求,栏目就开啥版块

周口地处豫东平原,总面积1.19万平方千米,2012年末总人口1125万,是河南第二人口大市,也是河南省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中原粮仓”美誉。

“我们的《乡村服务社》就是这样一档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节目。”周口广播电视台台长王海山说。

2010年4月,周口广播电视台把原来一周三期的乡村栏目改版升级,打造全新的《乡村服务社》,面向全台竞聘制片人、记者、主持人。

当时,张频已经是周口市的小名人,作为周口电视台的“当家花旦”,张频不仅是主持节目的行家,更是节目制片人。这个从小在兵团长大的姑娘凭着一股子闯劲儿,拉起了一个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年轻队伍,挑起了这个担子。

张频生长于城市,虽在周口电视台工作多年,但“也没啥农村生活经验,说不好听的,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栏目的记者、主持人也都是大学刚毕业,不事稼穑。

2010年5月,张频亲自带着年轻的记者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就是想听听农民的心里话,他们最想看啥样的农村节目?”

“那时候乡里干部一听说市里电视台的记者来了,吓得不得了。包村干部还叮嘱周边几个村,看好村里的老上访户。”回忆起当时情形,这个乐观的“女汉子”还能找出不少丢脸的事情:我从小在新疆长大,说实话,对周口一些乡镇的地名都搞不清楚。

但就是在农民家的炕头上、玉米地里,看到了农民的辛苦,知道了农民的需求,这些在城里长大的编辑记者理清了思路,探索一条“以深入田间地头,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实际困难,促成供销渠道”为主题的新思路。

《乡村服务社》栏目提出了“乡村服务社,服务在身边”的服务宗旨,选取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信息予以报道。如今,栏目也有了自己品牌化的名字:“维权兄弟连”和“帮忙娘子军”。

“以前从来没想过,市里的电视台会为俺家里的一个小事跑一趟。”西华县红花镇农民石业民说,2010年7月26日,石业民的果树生病,晚上刚看完节目,老石就用手机打了节目的热线电话。

“大伙儿都说我异想天开,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栏目组记者就带着农业技术专家到我家,对果树把脉问诊,现场解决问题。”

当农民电话里求救的一个个小事都解决了以后,他们慢慢地发现,身边有了一个有求必应的电视台:农民有啥要求,栏目就开啥版块。

刚满三岁的《乡村服务社》,已经由一开始的4个版块增加到了20多个版块;播出时间也有原来的一周三次,每次15分钟,增加到了现在的一天一次,每次45分钟。

三年来,《乡村服务社》一线24名记者行程40多万公里,举办大型科技、医疗、文化、教育、法律等下乡活动20余场,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1200多次,接听来电、接待来访16万人次,播出稿件1万多篇,累计制作节目时长超过3.5万分钟。

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近万条帮助信息

2012年12月26日,《乡村服务社》热线8221890接到了一个电话:俺是西华县西夏镇展庄村的,俺这里种的几百亩大棚芹菜,马上就要长成了,可就是卖不出去。辛苦大半年了,眼看着投资的几万块钱打水漂,老少爷儿们都急疯了,你们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放下电话,记者孙小奇和苗创举迅速驱车赶往西夏镇。看到《乡村服务社》的采访车,早已等在路边的村民马上围了上来。

“因为前几年蔬菜大棚少,看到效益好,全村一下子种了300多亩,全部是芹菜。前几年种得少,菜好卖,拉到集上轻轻松松就卖完了,可这300多亩地的芹菜一块儿熟了,集上哪能卖完?”拨打电话的胡建设一边介绍情况,一边叹气摇头。“芹菜再卖不出去,会影响到下一季的作物播种,损失更大了。”

回到栏目组,大伙儿商议决定,及时把信息发布出去。一方面看有没有需要芹菜的商户,另一方面联系当地菜市场和企业。当晚,一条《芹菜种出来 销路犯了愁》的稿件在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

第二天,就有观众打来电话,愿意收购一部分芹菜,但都是几百、上千斤的需求,这远远不能解决芹菜的销路问题。栏目组随即决定,联系市里最大的超市。

当天中午,超市就和栏目组取得了联系,同意收购展庄村一万斤芹菜。四天三次的采访、奔波,芹菜滞销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商水县位集镇舒寨村的西瓜、沈丘县周营乡马营村的萝卜、淮阳县葛店乡大王村的山药……《乡村服务社》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传递农产品供需信息,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联姻,三年来,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提供供求信息近万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8000多万斤。

“两脚泥、浑身汗”换来百姓“心连心”

《乡村服务社》所做的远不止这些。

2011年5月10日,商水县汤庄乡东口头村的观众给栏目组打来电话,说村里的顾大爷收留了一位有精神问题流浪街头的大娘。节目播出后,大娘的孩子在电视上认出了母亲。当两个儿子跟随记者赶到商水,看到三年未见的母亲后,顿时泪流满面,跪在了记者面前。

一个个寻人启事从墙头、电线杆子上,走上了市里的电视台,有更多的家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又找到了团圆的温暖。

2011年5月,“帮忙娘子军”记者张林丽、秦若涵接到热线反映:太康县朱口镇的丁民勤家庭十分困难,想寻求栏目组帮助。

当见到丁民勤老两口时,两个小姑娘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没有院墙的小院杂草丛生,院落中央的一间土坯瓦房仅有一个没有窗框的窗户,靠着土坯瓦房的是一间土坯和茅草搭建的厨房,墙体四面透风,屋顶的茅草上覆盖着几块塑料布。

丁民勤大爷67岁,老伴张凤真患急性脑出血,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女儿先后因车祸和疾病去世。平日里丁民勤要照顾老伴,还要出去打工购买药品。

2011年的第一场雪下了整整一天。11月30日,天空终于放晴。张林丽在上班路上接到电话,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正超看到关于丁民勤事件的报道,准备前往他家去慰问。

“正是在节目里,看到了很多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事情。”杨正超当时就表示,“不能让我们的百姓过这样困难的生活,要把类似的困难户的生活放在心上。一定要沉下身子,去发现、关注这些困难群体,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能解决的一定给他们解决。”

两个星期后,丁大爷住进了政府给他家盖的新房,还申请到了低保。他告诉记者,等攒点钱,他要买台小电视,这样每天在电视上都能看到关心他们的林丽和若涵。

“凡是农民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张频说,《乡村服务社》的记者们用“两脚泥、浑身汗”换来了和老百姓的“心连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5797 2013-11-04 00:00:00 一 从“捐赠轮椅”到“帮农民卖滞销蔬菜”KeywordPh这是一场由轮椅引发的爱心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