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文化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树春深更着花
苍龙日暮还行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树春深更着花
苍龙日暮还行雨
“诗情墨韵——岳修武书法作品展”
9日在郑州博物馆举行

老树春深更着花

苍龙日暮还行雨

“诗情墨韵——岳修武书法作品展”

9日在郑州博物馆举行

9日上午,由郑州市委宣传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郑州市文联主办的“诗情墨韵——岳修武书法作品展”将在郑州博物馆举行。

岳修武先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少年时与翰墨结缘,先临柳公权,后习颜真卿,从楷入手,遍临碑帖,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功力。

近些年来,他潜心研究、不断汲取古代的米芾、近代的于右任和当代的启功、沈鹏等大师丰富的营养,后又专注行草,其书作博采众长,点划精劲,振动若生,随意所适,神畅气足,亦有特识卓见,超然不群,久而久之,形成了个人潇洒飘逸、古朴雄浑、清秀华滋的独特风格,深受书界赞誉,群众喜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和国际展出,被收录于数十种作品集,亦见于报刊。岳修武先生书有《岳阳楼记》长卷,出版《岳修武书法集》《岳修武诗词三百首》等。

此次展出的110余幅作品,以行草为主,楷书、隶书等书体兼顾。作品内容均选取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孟浩然、欧阳修、郭沫若、姚雪垠等历代诗人颂郑州的诗词。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重读郑州

从墨韵中打开郑州的历史记忆

翻开厚厚的《岳修武书法作品集》,开篇一副诗联点出本书的要义,“清风朗月谁宾主,诗坛名家咏古今。”作品集共书有古今诗词138首,诗词作者从唐宋八大家到元、明、清及现当代诗人,其所吟咏诗词内容皆与郑州有关。

首篇为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中写道,“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韩愈在《过鸿沟》中感慨,“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郑州这块古老的兵家之地,使诗人们从中打捞出几多历史兴亡的喟叹。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迢迢四十载,复向荥阳宿……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宿荥阳》道出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故园荥阳的依依深情。刘禹锡“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 元稹“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皆诗意地道出郑州这片土地旖旎的自然风光,独有的风土人情。

“好多关于郑州的诗词都是第一次看到,原来郑州历史上有这么多名人呀。”

“不仅作为书法作品来观赏,作为历史资料来说也非常有益。”许多看过作品集的读者赞赏道,从《岳修武书法作品集》中既欣赏到熔古铸今、沁人心脾的快意翰墨,也阅读了历史深处的郑州、新中国和改革开放后的郑州,可谓在历史的长卷中“重读郑州”,为自己补上了历史课、文化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诗作,是岳修武先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郑州所属县志、新出版的诗词集中搜集遴选出来的。这些诗词写了郑州山山水水,比如嵩山、邙山等,现代诗词中还写了郑州的泡桐、郑州市花月季、雁鸣湖、樱桃沟、二七纪念塔、黄河游览区、郑东新区等,既有古都郑州的历史记忆,又有郑州的当代新貌和时代特色,古今相映,源远至今,辉照未来。

为什么会考虑书写历代与郑州有关的诗词呢?岳修武先生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作为郑州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想通过自己的书法为郑州的文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寓意丰富的诗句,酣畅淋漓的墨韵,两者相融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给读者以艺术与人文的诸多享受。“含蓄内敛之美在修武先生的楷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宽博疏朗,朴拙厚重,他的楷书,深得颜体三昧,与他书写的古代诗人咏郑州所体现的这座古都名城的厚重相映成趣,极为协调,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完美。”评论家西中文阐释。

艺术特色

静穆圆融、含蓄蕴藉

岳修武先生幼承庭训,入手“颜柳”。几十年来,虽百忙千冗不废临池,无论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及现代诸家,无不拿来为我所用,熔百家于一炉。省书协主席宋华平用“静穆圆融、含蓄蕴藉”形容其书风,言其书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有庙堂气、书卷气。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尤其看重岳修武的颜楷,“‘颜楷’是修武先生的童子功,几十年的反复锤炼,功力深厚,曾见其颜楷条幅用笔一丝不苟,线条圆润遒劲,真力弥满,意态闲雅,朗朗有君子之风。”

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谈到,修武先生早年以颜体楷书打下基础,以至后来的书法创作中一直潜在地体现着颜体的厚重大度与用笔圆融劲健,后又在“二王”帖派一路中下功夫最深,这也许是缘于行草书体更契合先生豁达的性情。他的行草书雍容大度,有一种正大气象,既无株守古人的迂腐之气,又不染时下流行的狂怪之风,合于古法,得于心源,有雅俗共赏之妙。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予以高度评价,“修武先生专注行草,其书法得心应手,点画精劲,振动若生,随意所适,偶涉楷隶,亦有特识卓见,超然不群。”

“凡擘窠大字,长轴横幅,信函手札,均得心应手,情之所在,濡墨挥运,一任天趣,其书法笔力遒劲,神畅气足,动感很强,富于节奏感。”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周俊杰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总结。

岳修武先生于文学、古典诗词造诣颇深,创作了大量诗词佳作。人生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有感而发,倾注于毫端,滋养了他的翰墨。市文联主席钟海涛认为,岳修武先生诸体皆能,书路广、学养厚、功力深。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诗词、美学的研究,来不断净化升华自己的书写实践,其书风有一种儒道相糅的哲学意味。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先生并无心当书法家,其所求在于临池弄翰过程中陶冶性灵,颐养身心,品悟人生,然而时日既久,其翰墨风华日增,众人爱之,辗转之,仰其人品,宝其手泽,其书名不胫而走,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得在于蓦然回首之间,为刻意求之者所不能也。”李刚田在评论中,还将其人品与书品结合起来,他说,修武先生正是以德为据,以仁为依,在艺术中表现出高格不俗之境界。

人物简介

岳修武 字润良,清逸轩主,1941年2月生,河南新乡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顾问、郑州老艺术家协会会长、郑州市书协名誉主席、商都书院院长。

少年时与翰墨结缘,先临柳公权,后习颜真卿,从楷入手,遍临碑帖,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功力。近年来,潜心研究、不断汲取古代的米芾、近代的于右任和当代的启功、沈鹏等大家的丰富营养,后又专注于行草。其书作博采众长,点画精劲,振动若生,神畅气足,亦有特识卓见,超然不群,久而久之,铸成个人潇洒飘逸,古朴雄浑,清秀华滋的独特风格,深受书界赞誉,群众喜爱。且治学严谨,重书外之功,博览文史,知识积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和国际展出,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收录于数十种作品集,亦见于报刊与名店匾牌。出版有《岳修武书〈岳阳楼记长卷〉》《岳修武书法集》《岳修武诗词三百首》《清逸轩诗稿》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6786 2013-11-07 00:00:00 四 老树春深更着花<BR/>苍龙日暮还行雨KeywordPh“诗情墨韵——岳修武书法作品展”
9日在郑州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