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文化产业周刊 文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米成洲:蘸着泪水写诗的诗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米成洲:蘸着泪水写诗的诗人
米成洲 又名米石子,理工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家、诗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其作品散见于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及网络,曾发表短篇小说《异情》《借贷》《阿拉丁神灯》《私生女》《儿童的战争》等。著有诗集《颤动的风》《流火》《十二个女人》《从黎明出发》《突围》《米成洲诗选》《诗路》及长篇小说《灵魂草》。诗

很偶然地认识了米成洲先生。虽然人到中年,但他脸上并没有多少时光雕刻的痕迹,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一双柔和的大眼,似乎漾着几许男孩般的目光来。认识他是因为他诗人的身份。出版社的朋友介绍,他已连续出版了七本诗集和一本小说,目前第八本诗集已经付梓。想想看,八本诗集的厚度,需要多少时光和才情累积而成,随便一个人都能从中掂量得出,一个诗人对缪斯之神的忠贞和坚守。尤其是浮躁的当下,大家不顾一切朝着物质飞奔的年代,谁舍得占用大量时间,停下脚步,驻足八荒叩问心灵?因而,在大多数人疏离文学时,米成洲先生却在用生命和热情执著地拥抱诗歌,用诗歌来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得不令人钦佩,并让人致以敬意。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他的精神深处

诗歌世界更加恣意飞扬

米成洲先生的职业身份是路桥高级工程师,专业是公路与桥梁,在省级工程单位待过,后下海创立企业,另一个称呼是“米总”。这就让人有点讶异,他是如何将两个称谓糅合缠绕在一起的呢?在一般人眼里,诗人是不合时宜、不食烟火,甚至是疯子、叛逆等的代名词。而米总所从事的路桥工程,又是与冰冷的机械、坚硬的材料、灰色的混凝土有关,毫无美感诗意可言,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作为成功人士的米总,是如何走入诗歌世界,用一本本诗集来作为生命链条的呢?

细想起来,世上的事往往看似无关,或是矛盾,却有一条符合逻辑的暗线相沟通。在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下,风马牛有着间接隐性的联系。米成洲先生有这样一段自白,“我是做工程的,在野外整日与土地、禾苗、野草、河流、山冈面对面说话,呼吸与共,那种说不出的感受令我马上会忘却一天的疲惫及烦恼”。

这就是谜底。常年野外作业,带来的是心灵上的枯燥和孤寂,另一方面也使他更加敏锐地去观察自然,亲近自然,捕捉身边四季变幻,与天地呼吸对话,一片飞雪、一丝秋雨,一声虫鸣,都能点燃他的诗情。日复一日的工程生涯,反倒促使了一位诗人的内在生长,使他精神深处的诗歌世界更加恣意飞扬。他所熟悉的石头和沙子,也进入了他的诗歌视野,成为其爱恋的对象。“沙石是一家人/聚聚散散/我暗恋石头/也暗恋沙子。”他的别名叫“米石子”,足见同大地、原野和自然的连接是何等的密切与天然。

诗歌使人年轻

这在他身上得到了印证

“七夕是古老的孩子/年轻,美丽/我与七夕擦肩/静静地躺在夜空”、“静谧中,呻吟中/疼痛的荷花,依然绽放”、“我有一双含情的眼睛/我有一双隐形的铁翼。”诗句纯净明快,又有哲理的光芒闪烁其中。他的诗歌直抒胸臆见多,世间一切与他擦肩而过的同时,也擦出了诗意的火花。更让人心动的是,他诗歌中涌动着永不言败的精神追求,“生命从朦胧出发/把酝酿一夜的激动带到/大漠、原野、村落、城镇/我匍匐、卧倒、站立的姿势/像个太阳……”

诗歌使人青春,这句话在米成洲身上得到了明显印证。他曾淡淡地说,人要活得真实,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因此他在诗歌中追问呐喊,大胆袒露爱情的心扉,并去鞭及并不完美的现实,寻找纯真、透明的美好世界。

据米成洲先生讲,他常常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内,阅读或写作中,会抑制不住地流下眼泪来。他的一首诗就叫做《我写诗的时候在流泪》:

“一旦情感涌流//文字开始说话/我蘸泪的笔,颤动的纸/仿佛是匹驰骋的马……”

我是个充满幻想的割草娃/放学踏着田埂采青/将诗放进篮子/带着喜悦回家。

心大了/我的诗在家盛不下/到原野/发芽开花

他的女儿清洋这样动情地描述父亲:“父亲常情不自禁地流泪,当他看到令人感动的故事时眼眶总是湿润发红……他像一个文学青年一样怀着梦想奔跑,内心纯净无丝毫杂质。”

米成洲在《选择诗歌》一文中写道:“我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人,不论遇到何种动情的事,总会无意识地傻傻地流泪——尤其,我不敢正面看到婚礼上一对情人的热烈拥抱,葬礼上送行的人的哭泣,每每动情的语言及画面,这些都会令我流下炽热的眼泪。有时,我真的感觉我不像个男儿!”

“我简单地把世界当作一个人,一棵树,一个文字。”单纯而真挚,浓烈而丰沛,对世界炽热的情爱使他写下数不清的诗行,并且将一直延续在他的生命之中。他希望自己活得真实、真情,始终坚守内心纯净的一方天地,活出自我和本色。相信,一个被万物所感动的诗人,他笔下的诗行也一定能感动读者。

■名家评论

张同吾(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诗歌评论家):

读米成洲的诗让我惊喜,他引领我进入一个时而云缠雾裹、时而霞光四溢的心灵世界,宁静与激越相错落,喜悦与感伤相掺糅,恍兮悟兮,变幻迷离。

他没有泥实的陈述,没有浅白的抒情,而是表现主观与客观相碰撞时击溅的火花,让具象包容抽象。他的诗用白天、黑夜、阳光、月光、天空、海洋、雪、山、风、云为主体意象,包容着他的人生体验、哲学思考和审美理想。他是在瞬间感悟中爆发灵感营造意象的,并在其中包含哲理。

米成洲不仅有深刻的历史感悟,而且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商海拼搏红尘喧腾之中,他却追求心灵的净土,甚至表现出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诗人的拳头是握攥的/当黑暗降临/拳手也会燃烧/诗人的步履是艰难的/当狂风来临/它不会躲避//诗人的头颅是坚硬的/当水火袭来/它像一道钢墙……/我是诗人/我逆向思维/倒退着前进。”在《觉悟》这首诗中,他精当而又深刻地表现了真正的诗人的脱俗风骨、人性光彩和超越意识。

何弘(河南省文学院院长,文学理论评论家)

米成洲的诗歌创作基本没有现实功利的诉求,诗歌写作在他这里,完全是一种内需的精神生活和灵魂需要。

关注社会生活,表达现实关切,在米成洲的诗歌创作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面对社会的动荡、变迁,诗人尽管有困惑,有焦虑,但总体上说,他仍然向读者传递出了希望,表达了自己的信念。

对爱的描写和讴歌,在米成洲的诗歌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对米成洲来说,爱在生命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没有爱的世界注定是黑暗的不可想象的;没有爱没有情感的世界,语言和文字也只有沉默,诗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生命压根就是这样/有爱才有了世界/有了情感才有了文字的欢腾/”(《爱》)。

米成洲的诗歌涉及的题材还有很多,但从根本上讲,他是在用语言、用诗歌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让思想闪现出光芒,让生命呈现出意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7397 2013-11-08 00:00:00 五 米成洲:蘸着泪水写诗的诗人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