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6版:TOP学习 大学生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资讯
忆往昔,各个时代各领风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代大学生有一代大学生的“江湖”
忆往昔,各个时代各领风骚
年代朴素、 年代狂热、 年代骄傲、 年代务实
热烈欢迎 勤工俭学

90

80

70

60

作为上世纪的大学生,几位采访对象都对如今一届又一届大学生的压力、迷茫和不安深有感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中生已算了不起的文化人;90年代前,含金量相当高的大学生,享受着“天之骄子”那种抢手的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对于每个年代的大学生而言,亦是如此。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60

生活艰苦 精神丰富

林老先生,1963年考上东北工学院,是他们家族的第一代大学生。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市民粮食定量每月不足15公斤,林老他们大学生平均定量17公斤,每月12元的伙食。食堂饭菜的品种少得可怜。早上稀饭、馒头、咸菜、花生米,中午米饭、炒菜,晚上稀饭或面条,一周有1~2次肉菜,后来一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在学校,林老和同学就是比学习,没人比吃比穿比用。那时家里都穷,有两套换洗衣服就算条件好的了,有人穿的还是草鞋,但因抱着对新中国新生活的向往,当时并没有觉得生活有多困难。他们平时基本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周末有时也会去校外逛逛,但基本不买东西,一是没钱二是也没什么东西可买。图书馆每天开放,林老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虽然买不起书,但在大学还是读了很多书。

学校的周末文娱活动很丰富,有舞会、电影,也有文工团的演出。拿着小方凳到操场排队看露天电影是当时大学生的一种时尚,林老至今还记得,当时流行的有《五朵金花》、《李双双》、《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等。那时学校的文工团有舞蹈队、乐器队、诗歌朗诵队等,平时学习后就是排练,唱的歌多以激励干劲的革命歌曲为主,林老是合唱团的领唱呢,100多人的“幸福大合唱”“黄河大合唱”,配以伴奏,很壮观。每次室外排练时,同学们都围成一圈观看。学校还排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话剧经常到工厂、学校等慰问演出。

当时的大学生社会积极性高,感觉能为火热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献点力量,太自豪了!

粮票、忠字舞、喇叭裤、勤工俭学等都是各个时代的标志性产物

70

不考试 上大学主要靠推荐

“那时能推荐上北京大学可真不容易,得过好多关。”1974年被推荐到北京大学的老周,当年24岁。

上世纪70年代初的大学称为工农兵大学,那个年代无论个人,家庭还是社会舆论,都没有考大学的压力。上大学要靠组织推荐,不用考试但被选中很难,名额有限而且自身条件限制很多,最基本的就是成分必须要好,需要“政审”,贫农或雇农成分最受欢迎。

去上学时就老周自己一人,在信阳火车站排了三天两夜的队,买了上北京的票,到走时火车又晚点了几个小时,带的几个馒头已经吃完,又没钱买吃的,就喝自来水充饥。

老周进学校后,先是两周的入学教育,多是反修防修之类,然后是练习方队,男女生分开,由学校武装部负责。因为高中生或初中生都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以前学的知识基本上都“还”给老师了,老周也一样。“串联”是当时大学生的标志性事件,高涨的政治热情增长了大学生改天换地的勇气,天天喊口号学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学习成了副业。

在老周的记忆中,那时也有很多集体性活动,唱歌、跳忠字舞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时尚”。每年“十一”、“五一”都有游行,晚上狂欢,北京的大学生总会到天安门广场跳舞。“这是群众性活动,也属政治任务。”

80

天之骄子 人人羡慕

1978年恢复高考,19岁的张洁(化名)在1982年考上了河南省某学院,学会计专业,毕业后要求分回到豫南某镇的供销合作社做会计工作。

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人们的思想渐渐回到正规的思维中来,大学生也能安心学习了。而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这时候的大学生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上学发补助,毕业包分配,单位争着要。当时能考上大学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一个学校或一个乡能考上一个大学生,往往像风一样传向四面八方,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

“当时老师让我们努力学习,说是在外国有些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找不到工作,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张洁说,那时根本不知道“自谋生路”是什么意思。虽然没有找工作的压力,但张洁和同学对学习还是比较重视,学业成绩基本都在85分以上,做课堂笔记是每个学生的必备功课,作业和考试一丝不苟,平时上课也很少有缺课逃课的,因为她们已经从心底把自己当成建设祖国的必需人才。

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始丰富,拘谨的感情开始在大学快速萌发,恋爱公开化,但长发和喇叭裤仍是被提醒注意的对象。 当时的诗歌非常流行,很多人都会写诗,小说和诗歌手抄本也开始流行,诗刊和杂志刊登的诗,都被抄在日记本中,并不时从口中诵出。诗社是参加人数最多的社团。“文学青年”“校园诗人”是最被人追捧的。

但当时物质和钱仍然缺乏。张洁说,她大学时每月大概花30多元,包括吃饭、买书,偶尔也买些小零食,逛街买衣服什么的,裙子已开始流行。

张洁虽然学的是会计,但不像现在有考证热,没有英语四级或六级等,考会计证也是张洁工作10多年以后的事了。

90

抛入市场 不包分配

“90年代的大学有几个特点:一是不再包分配,二是开始扩招,三是上大学需要家里掏费用,四是考证开始出现。”1992年考入中州大学旅游专业的方言,笑称他们是“被抛入市场,不值钱的”一代。

其实方言还算“幸运”,上世纪90年代初,上大学费用不高,一年才二三千元;开始不包分配但部分专业很抢手,一些单位求才若渴;方言的旅游专业,正赶上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大力倡导发展旅游业,很容易找到工作。

聊起大学生时光,方言用了三个词来概括——

充实。因爱看书,喜欢写东西,刚到大学就报了校刊和校报记者,后来做编委,大一学末成了校刊主编,手下管的记者就有20多人。约稿评稿、开讲座办沙龙、办舞会、旅游等,课外生活充实紧张。此外,方言还是校团委委员,系、班干部,暑期大学生实践个人先进分子,实践论文二等奖,党员积极分子等,是校内公认的才子。

机遇。大二下学期被选中到深圳实习,当时其他单位实习要交实习费,但深圳单位不但不要实习费,还每月发给他们300元生活费。半年的实习深得单位赏识,告之毕业后只管来单位报到,但1994年毕业时却没有一个去。“那时思想还不像现在这么解放,没抓住这个机遇。”方言笑称,“跟当时环境有关”。

经验。当其他同学随意缺课或忙于打扑克时,方言找了一份家教,一小时20元,一周两小时课。后来还给一个杂志社当特约记者,给4家报纸做特约通讯员,每月家教和稿费有不小的收入,而且积累了经验。

“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不少现在看似平常的‘迹象’,比如英语四级证、导游证、计算机证等;高校扩招;招聘单位要求工作经验;私人留学等。”方言说,因为有着被“抛弃”的感觉,当时的大学生大部分还是很在意学习成绩和表现,加之当时的市场竞争没有这么激烈,所以大学生毕业后生存并不算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056 2013-11-12 00:00:00 二 忆往昔,各个时代各领风骚KeywordPh年代朴素、 年代狂热、 年代骄傲、 年代务实一代大学生有一代大学生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