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豫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空“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空“寨”
一处已经搬空的院子里,最后搬走的两个年轻人在整理自己的家当。
因为城中村的房租便宜,这里成了年轻人密集的地方,他们的家具物品一般比较简单。
店铺纷纷打出清仓处理的招牌。
林山寨的小巷子里进进出出的都是搬家的人们。
抱着孩子坐在狭窄的胡同口等待搬家的车辆。

昨日,在林山寨租房的小陈和朋友一起把最后一个装满炊具的塑料桶抬上面包车,她的搬家任务终于告一个段落,忙碌了一天,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山寨,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闪烁霓虹,像一个沉默的老人,在周边街灯的照耀下,愈发沉默……

此时,林山寨内的住户绝大部分都已经搬离,到15日,整个林山寨将成为“空城”。

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图 徐智慧/文

几天前,租住在林山寨的小陈接到房东的通知时,有点措手不及,紧接着就马不停蹄地找房子。这个消息对她来说既在意料之中,又有点突然。早就传说林山寨要改造了,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小陈也就没太在意。

小陈去年大专毕业后供职于一家公司,每月工资1800元左右,在林山寨租住的“标准间”月租400元。房屋虽然采光条件不好,但是离公司不远,而且交通和生活非常便利:到中原商贸城逛街,在林山寨周边吃饭,在碧沙岗商圈上班——对于刚毕业不久的小陈来说,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日子过得悠闲自在。这是小陈毕业后的第二个“家”。接到房东的通知,小陈没有合适的房子,无奈下,就和朋友三个人一起在东大街合租了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房租每人500元,再加上水电、物业费……她想得更多的是,以后用近1/3的工资支付房租,压力大了!

张先生一家搬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站在林山寨的马路上等车来拉东西,时不时和路过的邻居打招呼。和小陈不同,张先生来自福建,在郑州做生意。在林山寨住了十几年的他,熟悉林山寨的每一栋楼。哪栋楼的门面房换人了、改生意了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他说,从十几年前来到郑州,他都租住在林山寨,和房东关系很好,每次交房租都是交一年的,房东给的价格也比较低。他刚住进来的时候才几十元钱,后来房租都涨到几百元了。如今他要离开这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当做家的林山寨,多多少少有点伤感。“这里都熟悉得很,实在没办法,搬就搬了吧!”张先生说。

“我就出生在林山寨,那时候这还是一片菜地!”黄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林山寨人,在林山寨出生长大,20多岁离开郑州到北京定居。“我们兄妹都不住这儿了,老父亲住在这里。”黄先生说,父亲已经80多岁了,前几天刚刚搬走,离开住了几十年的林山寨,老人情绪一直不太好,心里空落落的。“我准备买条狗给父亲养,怕他心情不好!”黄先生说。

自从改造通知贴出来,整个林山寨就忙碌起来了。忙碌的不仅仅是房东、住户,还有很多搬家公司、收废品的。林先生嫌电风扇搬来搬去的很麻烦,想卖掉。收废品的告诉他值一元钱,林先生拎着电风扇走开了,边走边自嘲道:“不卖了,拿着玩!”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忙碌,截至昨日,林山寨内的住户绝大部分都已经搬离。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355 2013-11-13 00:00:00 三 空“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