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报道·总目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昨日发布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上。 新华社图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声音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科夫·别尔格尔认为,“中国模式”的伟大之处在于将国家监管与市场调节有效结合,并保持两者动态平衡。在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后,这种模式将继续为中国发展提供保障,为世界经济提供动力。

“三中全会公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期的宣言书,是高举改革大旗、锐意创新、带领全国人民迈向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总动员。”中国儿童中心主任丛中笑说,新时期的改革号角已经吹响,站在新的征程上,我们每一个人在本职岗位上都要积极进取,在新一轮改革建设中再立新功。

阿根廷经济学家马蒂亚斯·卡鲁加迪认为,中国政府30多年前进行的第一次职能转型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人口和资源红利,如今中国政府迎来第二次重大改革,由此产生的新的投资机会和更好的制度环境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刻下了中国历史新转折点。它决定性地影响着一系列宏伟战略目标实现。”

公报

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解读

实现蓝图靠发展

发展要靠改革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时期的盛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凸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指出,全会在总结35年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基础上,重申发展是第一要务,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给社会各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人们未来中国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将坚持改革开放。

过去35年,是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35年,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5年。

“回顾发展历程,没有农村改革,就没有农产品的极大丰富和农业基础的稳固;没有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就没有今天工业大国的地位;没有恢复高考,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多的建设人才。是改革,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祖新说,“实现蓝图靠发展,发展要靠改革。过去的经验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

据新华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407 2013-11-13 00:00:00 三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KeywordPh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昨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