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郑”温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妈妈,我爱你!”
惠惠出院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民日报》官博、各大门户网站转发本报报道
镜头前,女儿完整地说出一句话
“妈妈,我爱你!”
《孩子,有一天我走了,你怎么办?》新闻追踪
昨日在镜头前,小薇完整地说出了“妈妈,我爱你”。
昨日,李桂恩推着女儿王小薇到外面活动,母女俩都乐呵呵的。

《人民日报》官博、各大门户网站转发本报报道

镜头前,女儿完整地说出一句话

昨日,本报刊发了《孩子,有一天我走了,你怎么办?》报道,91岁老妈妈照顾脑瘫女儿50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读者。

当《人民日报》、新浪河南等官方微博转发了本报报道后,这条新闻在网络上也引发了强烈关注,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中新网、网易等网站重点推荐,网友们纷纷转发、评论、留言,截至昨晚8点,仅《人民日报》的官博关于本报报道的转发1600多次,评论800多条。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妈妈,我爱你!”

昨天一大早,东富民社区的工作人员给李桂恩和王小薇母女俩也送去一份《郑州晚报》。拿到报纸,王小薇盯着报纸上自己的照片,一直咧着嘴笑,还指给别人看。李桂恩则不停地说:“这又给大家添麻烦了,添麻烦了……”

电视台记者也来采访。记者问王小薇:“你妈妈照顾你累不累?”

她大声说:“累!”

“那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妈妈,我爱你!”当清晰的5个字从王小薇嘴里吐出,在场的人都有点惊讶。特别是李桂恩,先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擦去眼角的泪。

邻居们说,老人太不容易了,真该歇一歇了

昨日下午,郑州晚报记者再次来到东富民社区。还没踏入李桂恩老人的家门,听到里面很热闹。郑州电视台先后有两组记者前来采访。东富民社区相关负责人沈丽梅和工作人员李菁菁在照应。面对镜头,李桂恩不知道说什么好,王小薇很兴奋,把自己珍藏的宝贝——亲手折叠的纸船、纸鹤等给大家看。

沈丽梅说,社区很早就知道李桂恩母女的情况,之前王小薇没有低保,两个人全靠李桂恩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社区替王小薇申请了低保,现在每月能拿到530元了。他们也劝过李桂恩,给王小薇找个托管机构。李桂恩觉得谁都没有自己了解女儿,坚持要自己照顾。社区会随时注意母女俩的需要,尽可能地为她们排忧解难。

一位市领导来社区调研,了解了母女俩的情况,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帮扶对象。王小薇坐的折叠小轮椅,就是这位市领导捐助的。逢年过节,他都来慰问,为老人送上米面油、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他还嘱咐社区的片医,为母女俩定期做体检。前不久,得知老人家里有几扇玻璃破了,他又让工作人员为母女俩换上了新玻璃。

今年77岁的任女士和李桂恩家是几十年的老邻居,自王小薇出生起,他们就住在一起。

老人说:“李桂恩太不容易了,年轻时,照顾老伴和女儿两个人,现在都90多岁的人了,还得为女儿操心。她特别要强,从来不主动接受别人的接济,有时你给她送点东西,过不了多久,她都会拿点自家别的东西还回来。我才70多岁,很多家务活都让儿女们干了,出去买菜都很少了,可她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看着挺硬朗,但其实也是一身病,都是为了小薇硬撑着呢。”

用李桂恩的话说,知道自己困难,但是只要能扛得过去,就不麻烦别人。要不是考虑女儿以后的生活,她很不愿意面对镜头。

网友:母爱真的太伟大了,李桂恩可以“感动中国”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邵成军:这位老人应该入选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伟大的妈妈!

@Vickylee806:有妈妈真幸福!希望全天下所有的好妈妈都健康长寿!

@小猎人生:红了眼眶……

也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多关注,帮助老人完成心愿。

@小神仙的微博:真的希望民政部门主动给老人以安慰!

我们也期待着李桂恩老人的心愿早日实现,王小薇能一直笑得那么灿烂。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424 2013-11-13 00:00:00 三 “妈妈,我爱你!”KeywordPh《孩子,有一天我走了,你怎么办?》新闻追踪《人民日报》官博、各大门户网站转发本报报道
镜头前,女儿完整地说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