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文化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假做真来真亦假
小娇羞什么样
增值服务 为居者而为
面子和尊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假做真来真亦假

小时候看《西游记》看到真假美猴王,总是唏嘘又悲愤,尤其是在假猴王出现之前,孙悟空因打死两个强盗,唐僧大念紧箍咒,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翻筋斗,竖蜻蜓,疼痛难禁……看到孙悟空受唐僧的折磨就气得不行。这时候看到假悟空出现,一棒子将唐僧打晕在地,扬长而去。丢下了这样一句话:“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遂十分解气,觉得对唐僧这样的软蛋糊涂虫就应该如此。

两个悟空长相、声音、本领一模一样,照妖镜分不出,玉帝辨不出,阎罗查不出,闹到雷音寺,当如来指出假悟空是六耳猕猴变的,小读者才长出一口气,到此真伪辨明、皆大欢喜。

小时候世界就是这么澄明清澈,黑白分明,那些冤屈和挫折都是前奏,心里坚信 “王子和公主总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即便生活真的龇牙咧嘴,也会以为是真假美猴王拉拉扯扯的一场玩笑,相信善恶自现真伪自辨。即使冬天真的冷得刺骨,也会认为春天不远了。对生活随时有可能发起的进攻,全无危机也从不预防。

长大后再读《西游记》听到一个说法,真假悟空是一个人,假孙悟空是真悟空的分身,哪有什么真假?这事放在小时候是断乎不信的,当有一天恍然大悟,发现了为人处世的一个秘密——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包括齐天大圣。人性里有善也有恶,就如同大圣有真也有假。真假善恶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出现。所以假美猴王站在真美猴王旁边丝毫没有“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之感,反而暗自得意,“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

一面是人一面是鬼已成了某种环境的生存之道。正如老人们爱说“世上就是人哄人哩”。而孔乙己说“窃书不算偷书”。不同场合戴不同面具成了个体的智慧生存法。假话假面具作为国人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到角角落落,并形成了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乃至很小的孩子都要学着做两面派说假话才能适应生存现状。

我女儿的班上偶有孩子随父母到美国交流学习,小孩说,我们班又要出一个傻瓜了。

“为什么?”

“因为又有一个小孩去美国一年,去了美国回来的孩子在孩子群里就显得格外傻。”

“那么这傻孩子英语应该不傻吧?”

“英语最傻,因为老师说了中国小孩要学中国英语。”

听说过假洋鬼子,头一回听说假英语。日后满口中国英语的同胞移民海外,聚沙成塔人多力量大, “假做真来真亦假”,每到3·15的时候,“师蛮夷之技以制夷”,不排除同胞们组织开展起对蛮夷英语轰轰烈烈的打假行动,“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肖遥专栏 遥侃西游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454 2013-11-13 00:00:00 三 假做真来真亦假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