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东新区税收突破百亿
在全市16个县区中排名第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荒地鱼塘蜕变成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
郑东新区税收突破百亿
在全市16个县区中排名第一
本报资料图片

郑东新区税收突破百亿

在全市16个县区中排名第一

近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万余各类企业,187家金融机构,超百万平方公里建成区,超百万人口,超百亿税收……昨天,记者从郑东新区获悉,截至2013年10月底,该区全口径税收突破百亿元,达到101.86亿元,在全市16个县区中排名第一,税收质量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3亿元,同比增长47.4%,在全市16个县区中规模位居第一,增速位居第二。

郑州晚报记者 马燕 实习生 王之宇

构建“116”现代服务业体系

东区着力构建“116”现代服务业体系,即突出一个主导产业(金融业),一个支柱产业(高端商贸业)和六个配套产业(即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会展旅游、文化传媒、中介服务和电子商务)。

郑东新区的金融产业布局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把如意、一块美玉”:“如意”南端,是聚集119家各类金融机构的郑东新区CBD,全国三大商品交易所之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河南省第一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郑州分行扎根于此,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两家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此设立河南省分行,九大股份制银行中的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郑州分行在此布局,我省唯一一家法人证券机构中原证券已经入驻,河南省仅有的两家信托法人机构百瑞信托、中原信托先期进入,中华保险、人保寿险在此设立了全国性的电话后援中心,中国民生银行在全国仅有的两家交易中心之一的郑州交易中心刚刚入驻……

“如意”北端的龙湖金融中心是当前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中信金融中心、平安银行大厦等12个金融项目签约进驻,宇通金融中心、百瑞国际金融大厦等4个项目实现开工。

一块“美玉”即金融后台服务园区。作为中国民生银行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目前落户我省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项目,民生银行郑州战略研发服务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50亿元,预计3年内建成投用,届时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

目前累计入驻各类金融机构已达187家,其中今年入驻39家。截至三季度,驻区银行存款余额26677.59亿元,占全省的73.8%,贷款余额15480.15亿元,占全省的67.6%;保险业保费收入367.19亿元,占全省的50.64%;金融产业增加值实现73.11亿元,占全区三产增加值的54.73%。

——高端商贸业突飞猛进

购物有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麦德龙;品尝美食、美酒,一定要到去天泽街、金苑东街看一看;感受文化之美、体验古玩之趣,必到天下收藏文化街走一走。

名车保时捷、宾利、阿斯顿·马丁等世界一线品牌齐聚CBD;“商业航母”丹尼斯七天地全面绽放。JW万豪、喜来登、诺富特、雅乐轩等国际一线品牌,东方维景、锦江等国内一线品牌相继入驻,四星级以上酒店十余家,加之各类商务酒店,郑东新区总客房数4000余间。据了解,郑东新区大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已在95%以上。

——多元产业百花齐放

楼宇经济已经成为郑东新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建成和在建楼宇8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500余家,包括苹果、惠普、通用、三星等知名企业在内,入区国内外500强企业超过100家。总部经济发展效果凸显,面积仅3平方公里的CBD,税收“亿元楼”已超过20幢。

会展、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平均每3天就有一场展会,河南艺术中心每2天就有一场演出。

科技研发产业优势明显。依托龙子湖高校园区优势,郑东新区入驻各类研发中心14个。全国第四个、中西部第一个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河南协作中心落户东区,郑州日产研发中心、诺西全球服务中心相继入驻。

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目前东区已入驻中华粮网、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河南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电子商务企业。

“老火靓汤”才有味求变求量更求质

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让郑东新区完成了从最初依赖大规模招商引资、土地财政到构建稳固产业体系、构建强健内源性增长基础的华丽转身。

郑东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福民说:城市发展要煲“老火靓汤”,产业绝不是吊味的鸡精、葱花。只有产业、城市融为一体了,老火汤才会老而弥新。

——产业巨头纷纷抢滩

截至10月底,郑东新区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3亿元,同比增长47.4%,龙湖区、龙子湖区、白沙组团、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等“四新”区域基础设施、景观绿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郑东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与此同时,渣打银行郑州分行、平安银行大厦、宇通金融中心、百瑞国际金融大厦、中国民生银行郑州交易中心等一批重量级项目抢滩入驻。

——产业定位日趋合理

组团开发是郑东新区规划建设的鲜明特色之一,也是产业规划和发展的选择。

在郑东新区建设的规划蓝图中,龙湖区域重点发展金融业,龙子湖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产业,综合交通枢纽区域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商贸业,白沙区域重点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沿黄河区域以观光休闲农业、生态绿色农业为主。

——政务服务助推发展转型

继国务院32号文明确提出“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之后,郑东新区相继出台了《郑东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管理办法(暂行)》和《郑东新区关于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暂行)》。

从注册资本、品牌影响力、产业性质等方面予以规范;设立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上,开辟“企业直通车”和“项目绿色通道”,全方位营造了重商、亲商、安商、兴商的良好氛围,亦实现了从求商——招商——等商——选商的转变。

打造中西部金融城

十年的建设发展,使得郑东新区阔步向前、加速崛起的同时,也获得了充足的先发优势,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劲动力。

市委常委,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公乐目标明确:“我们必须坚持以金融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东区的先发优势,积极对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力打造中西部金融城。”

——全力打造金融城

以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为主线,到2013年底,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5%,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90家;到2014年,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8%,各类金融机构达到215家;到2015年底,郑东新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0%,各类金融机构达到240家;到2020年,郑东新区建设成为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金融服务重要节点,一个精品、活力的现代化金融城呈现在世人眼前。

——做强总部经济

2015年底,郑东新区逐步形成以中央商务区和龙湖金融中心为主体的核心商务区,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主体的成熟商务集聚区,以白沙象湖为中心的新兴商务区,各个商务区通过南北运河商务带和金水路商业带连接,成为中原经济区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和商务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基本建成服务中原经济区、辐射中西部的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以中原经济区为依托,借助铁路、公路等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中高端商贸业,积极推进地标式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商旅文化示范区建设。引导大型企业集团营销总部,品牌产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大型外贸企业,知名大型连锁百货、超市集聚。将东区建设成为特色突出、辐射面广、配套完善、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围绕确立的产业发展目标,郑东新区到2015年底,实现三个突破,四个翻番。三个突破,即建成区面积突破150平方公里,入驻金融机构数突破240家,入区人口突破150万人。四个翻番,即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7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9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分别较2012年底实现翻一番。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0195 2013-11-19 00:00:00 二 郑东新区税收突破百亿<BR/>在全市16个县区中排名第一KeywordPh从荒地鱼塘蜕变成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