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经济新闻 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税务总局:土地增值税欠税巨额的推算存在误读
多家乳企
集体涨价 光明涨8%
世界500强、多家互联网企业入驻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
郑州列入国家首批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
有色金属期货“夜盘”12月20日启动
1127jrrw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家乳企
集体涨价 光明涨8%
外资高调进入液态奶市场
明治2020年欲销7亿元

多家乳企

集体涨价 光明涨8%

外资高调进入液态奶市场

明治2020年欲销7亿元

在多家乳企相继表示下月产品提价之后,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25日向记者证实,旗下大部分牛奶、酸奶将从下个月起陆续提价。

9月蔓延的“奶荒”似乎并未痊愈,反而留下了原料成本高企、奶源供求紧张的“后遗症”。一边要破解奶源之困,一边是外资高调进入液态奶市场“虎视眈眈”,对于国产乳业而言,复兴之路可谓艰难坎坷。

成本难以消化 价格集体上涨

光明乳业证实,此轮涨价涉及大部分鲜奶、酸奶和常温奶产品,加权平均涨幅在8%~9%,与去年8%左右的涨幅差不多,覆盖入户奶、商超、光明新鲜屋等多个渠道。

光明并非唯一一家。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5日发布调整价格的通告称,将自下月起上调部分产品的价格,加权平均涨价幅度为8%,这是继今年初三元涨价5%后,本年度内的第二次调价。

三元公司在公告中说,今年以来原料奶收购价格同比增长幅度已经逼近50%,仍在持续上涨。并且其他原辅材料,比如包装材料、人工成本等也在持续上涨,企业无法通过采取精细化管理、高效生产运营等内部措施消化全部上升的成本。

蒙牛相关方面称,鉴于近期成本持续上涨的实际情况,会在考虑综合成本后适时、适度调整产品价格。伊利亦称,乳制品原辅料尤其是原奶价格的持续上涨势必推升终端产品价格,伊利也需要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应对这一状况。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液态奶涨价暂时不会传导给奶粉。乳业专家宋亮说,奶粉利润空间比较高,特别是中高端奶粉,即便原料涨价,也有消化的空间。

外资进入竞争加剧

对于国产乳业而言,一方面是解决奶源之困还需时日,另一方面外资大举进入已是箭在弦上。

日本明治在宣布部分奶粉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后不久,宣布将在中国华东地区例如上海、苏州等地开始销售低温牛奶、酸奶,并将2020年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目标定为7亿元。

2013年,恒天然旗下安佳牛奶也正式登陆中国,目前已经推出了多个包装的新西兰原装进口高温纯牛奶,并在天猫双十一牛奶品牌中销量排名前列。

“我们与国外存在安全信任和成本的差距,特别是成本差距短期难以缩小。”宋亮说,这是很好的铺垫,未来进口液态奶“圈地”速度将会加快。

专家预测,未来中国液态奶方面将形成多元竞争、三足鼎立的格局:蒙牛、伊利仍是较大的液态奶生产销售商;光明、新希望等一些区域性大企业快速发展,奋起赶超;外资品牌确立地位,以明治、通用磨坊、恒天然等为代表的外资液态奶大面积登陆。

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2612 2013-11-27 00:00:00 三 多家乳企<BR/>集体涨价 光明涨8%KeywordPh外资高调进入液态奶市场
明治2020年欲销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