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9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 前9月下降15.1% 今年1至9月,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5.1%,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34.9%;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下降0.6%;因公出国(境)费下降25.9%。 昨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关于201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落实整改情况的报告”。省审计厅表示,整改情况较好,绝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整改。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省审计厅已将审计发现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和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线索,向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217件。 截至2013年10月上旬,相关部门已经查处完结196件,通报批评相关责任单位20个;处理处分相关责任人员282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8人、党内警告和严重警告69人、停职免职8人。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公务卡 未启动公务卡改革 暂停用款计划审批 审计发现: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面,公务卡使用率较低,不利于对公务支出的监控。截至2012年底,省级尚有1163个单位未使用公务卡,占已办理公务卡单位的62%。 整改结果:9月底无特殊原因仍未启动公务卡改革的单位,要在10月10日前分别向省财政厅和省纪委、监察厅提交书面情况,省财政将暂停用款计划审批及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办理,直至实施公务卡改革;从10月份起,省财政对于发放个人的奖金、补助、抚恤金和劳务报酬,原则上应直接划转至个人借记卡上,不再通过现金支付。年度终了,对公务卡支出占非转账支出比重达不到60%的单位,省财政将把现金提取控制比例由原来授权支付额度的8%调减至6%以下。 “三公”经费 今年前9月 省本级“三公”经费下降15.1% 审计发现:省直部门会议费和“三公”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部分单位会议费手续不完备、会议费支出超年初预算、未制定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专项经费中列支招待费”问题。 整改结果: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若干意见”,规范了会议、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和车辆配备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会议费和“三公”经费支出。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至9月,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5.1%。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34.9%;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下降0.6%;因公出国(境)费下降25.9%。 保障房 取消保障房资格13810户 追回违规补贴557.11万元 审计发现: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资金筹集不到位、工程招投标不规范、违规领取廉租房住房补贴”问题。 整改结果:有关市、县政府按照审计意见认真进行了整改。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资金筹措,解决建设资金缺口。我省共取消了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资格13810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557.11万元。同时,对于工程招标投标程序不规范的项目,我省已责成相关单位完善手续,有关部门拟对违规评标、虚假招标的项目,处以项目单位3万元以下罚款。 公积金 超基数限额缴存 金融、证劵等行业被纠正 审计发现:住房公积金收缴使用管理中存在“住房公积金缴存数额悬殊大、违规放贷、提取的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闲置”的问题。 整改结果:省建设厅积极采取措施,督促有关市、县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缴存比例低于国家规定的5%的9个县(市)、区已经调整了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比例。超基数限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金融、证劵、移动通讯、烟草、电力、高速公路等行业,2013缴存年度已作了纠正。违规放贷的问题,有关单位正在清理整改。 高速审计 建设单位转、分包 列入“黑名单” 审计发现:宛坪高速南阳至内乡段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草案)中存在的“工程量计量不实多结算工程款、挤占工程投资多计建设支出、部分工程项目未公开招标、使用不合规票据列支费用、转包及违法分包工程”问题。 整改结果:省交通厅对经查确认存在转、分包事项的单位,将列入“河南省公路建设从业单位‘黑名单’”。建设单位对多结算的工程款已经扣回,多计的建设费用支出已经调整账目,并健全了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加强了招投标管理。 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 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 杂费、培训费等支出 因公出国(境)费 降34.9% 降0.6% 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公务接待费 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路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降15.1% 三公经费 周高虹 图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