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视觉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凌空俯瞰
过于喧嚣的孤独
2013年7月14日,周日,天气炎热,市民蜂拥到海滨泳场游泳解暑。
2013年6月27日,珠海体育中心,午后的阳光还很强烈,鲜有人前来运动,一市民在树荫下打乒乓球。
2013年7月22日,体育中心,市民聚在一起跳广场舞,热闹的音响声中还伴有闪烁变化的灯光。
珠海,动物园,角马。
珠海,动物园,鸵鸟。
珠海,养殖场,鸭群。

眼睛是个喜新厌旧的觅食者,总在探寻着未曾享用过的独特“猎物”。摄影发明之后,照相机成为眼睛的延伸,甚至某种程度上改造了眼睛,主导了观看,本雅明把相机称为“上帝之眼”,正是对照相机主导观看的最精准概括。在无甚新奇的太阳底下,眼睛的出奇游戏便是寄托于变化多端的视角之上。近年来小型航拍飞行器渐成风潮,这种航拍获得的是超低空视角,不似传统飞机航拍那般高远宏大,人与动物的动作形体光影皆清晰可辨,某个时候,手握遥控器的摄影师,或许真的遁入一种上帝之眼的错觉,在取景器中静待芸芸众生各归其位,就像下着一盘很大的棋。 陈坤荣 南都供稿

这些照片都是用我的遥感飞行器拍摄的。很早以前就偶然见过,觉得新奇但又很遥远,因为组装麻烦、价格昂贵、保养费用高、风险大,基本都是商业公司在使用。近两年的无人机生产厂家,为了打开市场而在价格上做了让步调整。对一个影像爱好者来说,的确是个很棒的消息!和它磨合的过程其实很不容易,但现在想来,它更多的像给我装了一双翅膀。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以垂直地面的角度来俯瞰生活时,握着遥控器的那种兴奋感,因为在那一刻,我觉得它给了我“第三只眼”,让我看到了我们的另一种生活。

在国内某个长假期间,看到一则游客因不满动物园的猛兽不走动而向它们扔瓶子的新闻,我深有感触。现今,人类对动物的概念,似乎已经从一说起就想到大自然的荒郊野外,变成了动物园里的枷锁牢笼;而在动物的眼里,人类的面孔也早已告别陌生。但是如果这对关系中,有第三者,TA又会怎么看?

于是,找到了这个“第三者”,TA的视角很独特也很单一——垂直90度。但我却在TA的眼睛里,看到了被孤独填满的强迫,即便它们还是会看到食物很兴奋,睡觉依然打鼾。

它们本应该与同伴一起,在旷野、在森林,在奔跑、在飞翔,在强者与弱者之间求生存,虽惊险,但自由。这一切都被强大的人类改变,现在它们几乎不会捕猎,甚至都没见过本应该属于它们的世界。剩下的,有孤单,等食,蜗居,踱步……“衣食无忧”的它们已经不是本来的它们,它们对这种改变,会觉得快乐吗?

他们本应与它们有一道很遥远的缓冲带,各自生活互不干扰,但现在,一道围栏拉近了彼此。他们以“朋友”自居,却将它们圈占,或为观赏,或为食用。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胜利吗?甚至会觉得是给了它们更好的生活方式吗?

再后来,我用同样的方式去拍摄地面上人的生活,忽然发现,在这双被放飞的眼睛之下,人类与被他们圈禁的动物,其实某种程度上并无二致。他们循着每天的生活轨迹,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做相同的事情,他们熙攘扎堆,忙忙碌碌,凌空望去,却依然孤独。这是一种“视觉直觉”,我至今找不到符合理性逻辑的解释。

我只是看到了无差别的人与动物的世界。希望你们都是快乐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4368 2013-12-02 00:00:00 一 过于喧嚣的孤独KeywordPh凌空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