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播报记者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后柿杭村民的顶梁柱
郑州市昌鑫门窗装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后柿杭村民的顶梁柱
——记登封市大冶镇后柿杭村党支部书记孙建锋
桥洞下维护地埋水管
清晨,孙建锋和村组干部布置当天工作
孙建锋(右)在检查村里的提灌站
孙建锋在察看核桃树生长情况

11月30日一大早,登封市大冶镇后柿杭村党支部书记孙建锋和几个村组干部已经忙得两脚泥巴、满头是汗。“这两天温度明显降低,下周还有强冷空气侵入,我担心地埋水管会被冻死,抓紧时间对这些地埋水管进行维护,开春后就可以放心抽水浇地了。”孙建锋解释说,“一旦地埋管在里面冻死,开春天暖和了,管里面的冰就会膨胀,水管就会被憋炸。”一个星期多了,孙建锋每天起早贪黑带领村组干部检查维护从朝阳沟到后柿杭村全长3公里多的地埋水管。“说实话,现如今像他这样的村干部不多,有钱的村都是花钱雇人干,没钱的村干脆啥也不管,后柿杭村有孙建锋这样的村支书是群众的福气,他就是后柿杭村老少爷们的顶梁柱!”村民由衷地说。

见习记者 张朝晖

登封播报 刘弋楚

通讯员 刘素丽 文/图

“北水南调”大手笔 风雪交加泪如雨

从村民组长到村委主任,再到村支部书记,20多年来,孙建锋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

大冶镇后柿杭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没有企业,村民就靠种地生活。吃水难,行路难,是后柿杭村多年面临的问题。后柿杭村人畜饮水、田地灌溉靠的都是朝阳沟的水库供给。要用水,就得用车到几公里外拉,有的人家没有水井,拉来的水用不了几天。为了让村民吃上自来水,孙建锋向镇领导汇报后立即召开“村三委”会议,商讨打井计划。经过镇党委与村“三委”的共同努力,打井380米,后柿杭村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去年3月,孙建锋组织后柿杭干部群众,从朝阳沟水库开始铺设地埋水管,一直铺到后柿杭村。朝阳沟水库在北,后柿杭村在南,南北相距3公里,从村里到朝阳沟水库有3公里,由于村里没有钱,孙建锋和村组干部自己买管子、自己动手安装。“下雪天道路泥泞,上山的路比较难走,俺都是抬着三角带,3个人抬六节,一节24米,重几百斤,一点一点艰难地往山上挪。”村宣传员梁玲芝说。寒冬腊月,风雪交加,孙建锋却因为地埋水管铺设工程发生故障仰天大哭。除夕夜,后柿杭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笑语满堂,孙建锋带着村组干部,把四轮拖拉机头抬到朝阳沟水库,架水泵抽水抗旱浇麦。今年开春,地埋水管全线铺通,清凌凌的泉水汩汩流进了绿油油的麦田,孙建锋却蒙头大睡,三天不醒。

埋锅造饭风雪里 手植千亩核桃园

“空谈误村,实干兴民。”时过两年,后柿杭村的乡亲们犹能清晰地记起,2011年冬季,寒风凛冽,孙建锋带领全村党员干部40多人,扛着铁锨钢钎,背着大锅,提着挂面,向海拔500米的荒山野岭挺进,挖坑,填土,栽核桃树苗,浇水,再填土。

冬季的天比较短,寒风凛冽,地旷人稀,冻得手都伸不出来。到了中午,孙建锋和村干部就在地堰上挖一个洞,把锅放在上面,捡来干树枝,烧火做饭。好不容易生着了,风呼呼地刮着,又灭了,再去找柴火,反反复复,简单的白水煮挂面,呼啦啦连汤带水下肚,填饱肚子装口热气就行。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争先恐后,纷纷参战,那劲头真像当年的农业学大寨。一个冬季,1000亩核桃园奇迹般地手植起来。

“为群众服务,给村里办事,都没有想恁多,权当是锻炼身体,俺村老穷,支书天天都是带着党员苦干,看着他干俺也干,俺支书为俺村是真受苦、受磨难了,为了俺村的群众真是操碎了心。”64岁的孙兴豹大爷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直说“不容易、不容易”。

乡亲是我亲兄弟 该出手时就出手

作为最基层的干部,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已成了家常便饭,邻里矛盾他要管,家庭矛盾他得过问,群众穿衣吃饭他要关注。他从来不讲大道理,但是他尊重事实,说的话却很有分量,有很强的说服力。

1998年4月12日,对村民孙少宗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时,不慎被井壁脱落的石头砸伤,经医院抢救保住了命,由于脊椎压迫了神经,孙少宗手脚都失去了活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孙少宗把这家企业老板告上了法庭。经过法院判决,孙少宗得到了应有的赔偿。可赔偿款迟迟不给,孙少宗天天往法院跑,最多的时候一年去过72次,次次无果。孙少宗出事后,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一切重活都落在了妻子一人身上。两个懂事的孩子为了支撑这个困难的家,初中毕业以后也出外打工赚钱,帮妈妈减轻家里负担。15年来,孙少宗找法院无数次,事情都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孩子大了,要娶媳妇了,孙少宗无奈找到孙建锋说明家里的情况,希望村里能帮忙解决。但这时的企业老板家里也特别困难,无力赔偿。孙建锋了解了双方的情况后,为了让纠纷圆满解决,也为了减轻孙少宗的家庭负担,多方筹资后自己又掏腰包,将赔偿款凑齐。11月19日下午,孙建锋把赔偿款送到孙少宗家里,孙少宗15年的催讨赔偿款事件终于得到解决。

惟愿群众都安好 茅屋瓦舍心也甘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平时的孙建锋都是用《弟子规》来严格要求自己,言传不如身教,向我学,跟我学,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村里的干部和百姓动起来。

村里的办公楼比较破,但至少可以挡风遮雨,孙建锋把村里的办公楼腾出一半用来安置拆迁户,平常都是和拆迁户在一起办公,更多的都是在山间田地才能看见他。“做个好人,心正神安梦魄阴;行些善事,天知地鉴神鬼钦;正气赛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丹心照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孙建锋站在村里破旧的办公楼前说出了村里的村讯。

为了让后柿杭村彻底摆脱贫困,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孙建锋利用本村有限的土地资源,带领全村村民大力发展核桃种植,诸如此类带领村民致富的思路,孙建锋还有好多好多……正如孙建锋所说,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要为乡亲们着想,从群众的愿望出发,为乡亲们服务,他们有了困难要及时解决,让群众富裕起来,那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在孙建锋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后柿杭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大冶像孙建锋这样为百姓谋福祉的人越来越多!

“俺村共有317户村民,其中100户已经脱贫,17户是上年纪的,50户是种核桃的,还剩150户,未来的规划是在村西北建朝阳沟小区,村里的地就空出来了,准备为剩下的150户村民建大棚,一户两棚,可以种高效农作物或蔬菜,争取让他们的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说起未来,孙建锋充满信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5580 2013-12-05 00:00:00 四 后柿杭村民的顶梁柱KeywordPh——记登封市大冶镇后柿杭村党支部书记孙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