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视觉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站在图史之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站在图史之间
对新闻摄影转型问题的探讨
参展作品 【醉卧街头的职场新人】 2010年11月8日下午,重庆九龙坡区巴国城,几名年轻人醉倒在广场上。据悉,他们是来参加某公司招聘销售人员的复试,中午领导请吃饭,他们拼命喝酒表现自己,结果都喝得烂醉。求职难,大学生只有“豁”出去了。王雄摄/重庆时报

在2013第九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主题为“历史的底稿”的18家媒体新闻摄影联展备受关注。展览以新闻图片构建起2000年以来中国重大社会议题的视觉纪事,从佐证历史而非猎奇传播的角度检视新闻摄影,并举办了题为“图像证史——新闻摄影的当下情怀与历史意识”的研讨会。新闻照片与历史文本构成的互动关系,在当下媒体转型与社会变迁中尤显重要。新的媒介时代孕育着转机也意味着挑战,新闻摄影行业的荣耀与困境都无可回避,在这场研讨会上,高校学者、纸媒从业者与网络媒体从业者都对此问题作出了回应。

参展作品 【编个号码回老家】 2002年9月30日,温州火车站。春运期间为了防止插队,工作人员在农民工手背上写上了号码。傅拥军摄/都市快报

参展作品 【遣送年代】2001年4月23日,北京西站月台,10多名陕西籍农民工因为没有身份证和暂住证,被公安部门强制收容遣送回原籍。李杰摄/华商报

参展作品 【超级女声比赛花絮】 2005年6月7日,四川成都,“超级女声”成都赛区20强选手集体为文瑶庆祝生日,脸上粘着蛋糕的李宇春即兴表演舞蹈。张登伟摄/成都商报

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图像证史的意义与当下新闻摄影的困境

图像证史的第一种意义是要以图像解释历史实践;第二种意义是要肯定图像的史料和史证价值,图像应当充当第一手史料,去阐释文献,或者去激发其他文献无法激发的历史观念,要有新的发现、新的细节来丰富原来的历史链条,而不仅仅充当已知史实的图解;第三种意义是,要使传世的图像发挥合法的独立作用。我们要清楚一个深入人心的误解,即图像的可视性更直接、更生动、更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图像的造假能力远胜于文学,只有认清这个事实,我们才能真正挖掘图像的证史功能。实质上就是要把图像文本、历史文本和社会文本进行对证,这个挑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让那些伪造的历史从这些图像细节中得以澄清。

关于当下新闻摄影的困境:2003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第一张现场图片不是来自B B C的记者,而是来自正在地铁中的游客所拍摄的手机图像。2008年汶川地震,那段关于地震的6分钟的视频,也不是专业记者拍摄的,而是来自一个秘鲁游客。在场的专利已经与摄影记者拉开了距离。各位摄影记者拿着全套的设备奔赴现场,和那些随时通过互联网提供现场信息的人相比,就显得不那么有利。有的现场等你赶到时已经完全变形走样。

但这次展览中的那些新闻图片我看了很感动,有些图片在历史上还是有地位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历史上无可替代的时刻。有的图片我第一次看到不是在纸媒上,而是在互联网上。例如《京华时报》的《村里来了拆迁队》,我估计它在互联网上的转载量远远高过《京华时报》的发行量。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按照实践的标准来看,新闻图片还是可以保持专业性,但是它的竞争效率已经被那些自媒体打了折扣,产生了损耗和折旧。所以怎么去营造这个时候的现场感,是一个问题。

冯原(中山大学教授):新闻摄影的转向要基于现代主义框架向后现代的过渡

过去的新闻摄影是建立在一个三位一体的框架内的:职业化的精英从业者、统一发放的传播渠道、权威审定的筛选机制。职业化和精英化使得“记录历史”不仅要有技术资格,还要有身份资格;信息需要通过特定的传播机构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统一发放;也正因此,历史书写的背后有一个权威审定机制,这个权威审定机制决定了什么会被拍摄以及如何被拍摄,这个审核机制告诉我们历史是重要性的选择,因为历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囊括所有。

新闻摄影记者都是在这个框架中获得位置的。今天新闻摄影面临的所有问题,失落也好荣耀也好,都是在现代性的框架中被赋予的。今天我们讨论图像证史是在一个当下的环境中,即旧的框架到新的框架的一个过渡中。如果说摄影术是现代主义出现的一个标志的话,那么信息革命就是现代转入后现代的标志。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的出现导致整个传播以及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在这种条件下,前面所说的“三位一体”在互联网时代就遭遇到困境。

张念(同济大学副教授):图像意识大于一切意识

我看这次展览的照片,最有意思就是它用图片堆砌起了我们当代的民族史诗,比如春运,我相信一百年后,如果我们的子孙要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可能获得的最为珍贵的资料就是摄影记者镜头下的春运。那是一个史诗性场景。这时候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我也不是无所事事去娱乐的电影观众,而是一个新闻图片的阅读者,我叫什么?你们应如何给我一个命名?我无法定义我自己,我是新闻图片的一个“什么”,但那一个“什么”恰恰可以给我们力量,而且还是一种解放的力量,这种解放的力量包括我们感官的解放。图像是一个最具有活跃性的元素,我们可以考证谁最惧怕镜头,肯定是有权有势者最惧怕镜头,因为他们在限制我们什么是可看的,什么是不可看的。但是在20世纪以后,我们处于一个突破权力限制的进程中,一个我可以看得更多的进程。这样一个解放,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我是非常赞成和推崇图像的解放。

严志刚(新浪网助理总编辑、视觉总监):传统媒体的优势就是新闻专业主义

一个真正好的报道摄影师一定是个很多情的人,他应该是一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情感丰富就表明你的爱的触觉和恨的触觉都十分发达。只有这样,在这个时代你才能有充分表达的欲望。

但传统媒体仍有一个优势,就是新闻专业主义。脱离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摄影在未来时代里越来越经不起推敲。目前互联网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整合平台,而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是专业主义的报道:对每一个数据的仔细考证,透过事情的表面现象深入挖掘事情的真相。我在报纸带过摄影团队,也接触过很多同行,我认为很多摄影记者是不合格的。新闻摄影记者首先必须是一名新闻记者,应该有寻找新闻线索的能力,抵达新闻核心的能力,突破障碍的能力,而有些摄影记者连一个图片说明都写不好。当然网站的这个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因为它没有传统意义上严格的审稿制度,也缺乏受过这方面专业训练的人员。所以我觉得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王景春(南方都市报编委、视觉总监):让渡轻阅读,重视中阅读,强化深阅读

在纸媒里面,包括我们视觉中心所做的事情,就是逐渐让渡轻阅读,重视中阅读,强化深阅读。今年年初我们成立了摄影深度组,有郭现中、钟锐钧、孙俊彬三个摄影记者。给他们时间和考核上的支持,让他们去做适合视觉呈现的深度题材,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跨年都可以。像郭现中完成的《疫苗之殇》在网络上有数千万的浏览、数十万的评论,它在传播上的影响就印证了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传播平台只是一个介质,重要的还是品质。

宁峰(华商报摄影部副主任):摄影记者要热爱所在的城市

今年的形势大家也都了解,几乎所有摄影记者都是带着情绪去工作,但是我想,面对这种情绪无非就是三个方面:要么闭嘴、要么离开、要么工作。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新闻摄影的当下情怀”,我觉得现在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有本事的跳槽,没本事的就埋头工作”。当下摄影记者要热爱所在的城市,喜欢城市里的人,然后用你丰富的情感去记录,记录这里的喜怒哀乐。等待时间的沉淀,而这一定是有历史意义的。

(篇幅所限,发言有删节。)

南都供稿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6497 2013-12-09 00:00:00 一 站在图史之间KeywordPh对新闻摄影转型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