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到柏林参加会议的科学家对德国首都赞不绝口。柏林的夜晚是明亮的,但和其他世界主要城市相比,它要低调得多。这座预算捉襟见肘的城市信奉节约至上的原则,很多照明设施的亮度都调到最低。如果不是刻意的约束,威斯特哈弗兰上空的美丽夜空早就已经消失。 白天时,柏林东部和西部看上去没有多少差别。但通过夜晚拍摄的图像可以发现,东部要暗得多。泰格尔机场是目前柏林最亮的地方,仅随其后的是新的柏林-勃兰登堡机场,这座机场建成后一直被各种问题所困扰,由于技术原因,有好几个月,夜晚时机场的灯光根本无法被关闭。 在反对光污染运动中,法国走在最前面,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法律。按照规定,从今年7月开始,所有办公室必须在员工离开后关闭所有灯光。商店和公共建筑的外墙在深夜1点之后必须关闭所有灯光,包括霓虹广告牌。这些措施帮助法国每年节约的电力相当于75万个家庭的耗电量。很快,各个城市将被要求在夜晚调低甚至关闭路灯。 暗夜协会会长帕克斯希望各国以法国为榜样。现在,减少人造光的动力比任何时候更强大。电费不断上涨和经济持续低迷迫使很多国家实施严苛的紧缩政策。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促使很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倡导减少能源的使用。 但是,夜晚的拯救者们也遭遇了强大对手。虽然关掉灯光可以节省电费,有益自然和气候。但此举却遭到很多居民的反对。比如,大多数人感觉在明亮的城市里更安全。但其实,在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假象。随着灯光的减少,犯罪率并没有随之上升———上升的只是对犯罪的恐惧。 交通方面同样如此。大多数的汽车事故发生在白天。在事故高发区之外,科学家们不能证明街灯有助提高交通安全。相反,行驶在黑暗乡村道路上的司机刚进入灯火通明的城市会感到短暂的失明。当汽车离开城市,司机的眼睛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黑暗。 威斯特哈弗兰乡村地区并非是孤独的黑夜卫士们希望守护的唯一地方。在德国东南部施瓦比亚朱拉地区,工程师和业余天文学家马西亚斯·恩格尔正带头反对光污染。在德国西部的埃菲尔国家公园,土生土长的科隆人哈拉尔德·巴登哈根正号召建立一座暗夜公园,里面还将包括一座天文台。巴登哈根不辞辛劳地在当地奔走,试图让附近约30个城镇的行政长官认识到黑暗的益处。但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42岁的行政秘书萨拜恩·弗兰克同样致力于在德国中部的罗恩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一座暗夜公园。“保护行动终止于下午两点,”她说,“这完全没有道理。”弗兰克已经勇敢地和保护区周围3个州———黑森、图林根和巴伐利亚———的5个行政区、80个市镇和天主教会进行了交涉。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她看来,最难啃的骨头是教会。教会坚持罗恩地区的教堂在深夜也要保持灯火通明。教堂所用的探照灯不但照亮天空,还会让鸟儿失去方向感。弗兰克呼吁教会保护上帝创造的一切生物,但现在看来,她的愿望实现的可能非常渺茫。南都供稿原文:M8rCOEv9rS原载:◇tt◇://www.S◇ⅰ999I.◇9/ⅰ◇t9r◇8tⅰO◇8I/99r田8◇V/8田卜ⅰtⅰOUSB9ffOrtSBtOBr9◇UC9BIⅰ9◇tB◇OIIUtⅰO◇Bⅰ◇B99r田8◇VB8◇◇B9IS9Bw◇9r9B8B932352.◇t田I编译:宇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