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新密播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边唱边画的90后女孩
微创手术不成功 腹部被开两个“口”
网友称其为新密“淡定哥”
夫妇年龄超210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边唱边画的90后女孩

90后如今在人们的眼里仍是不太成熟的人群。然而在22岁的李欢欢身上却既有年轻人的拼劲,也有着同龄人普遍缺乏的沉稳与韧性。凭着这些,李欢欢已在戏曲演出界小有名气。

新密播报 王颖 文/图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李欢欢的母亲是一名戏曲演员,父亲是一名民间乐器手。从小欢欢就跟着父母跑场,参与演出。受家人的熏陶,欢欢从小就喜欢戏曲。

12岁时,欢欢被父母送到了艺校。如今提起那段日子,欢欢还是有些唏嘘。“很苦,很累!”欢欢用这四个字形容艺校的四年生活。

欢欢学的是老生、小生和青衣,下腰、劈叉这些舞台功夫都是必须会的。没有童子功的欢欢只能自己刻苦练习。下腰时最起码要坚持30分钟,一旦坚持不住倒下了,老师的藤鞭也会随之落到身上。那时欢欢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想过放弃,但是想想父母在外奔波的劳苦,想着为弟弟妹妹树立榜样,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

由于之前没人真正地教欢欢,到学校之前,欢欢的唱功属于“野路子”。“一开始我是学校里嗓子最差的,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没嗓子。但我不服气,那四年我每天都练。最后一年,一点完名同学都休息去了,但我还是对着墙练嗓子。”

说走就走的勇气

上学期间,假期里的欢欢基本就没回过家,一放假父母就会接着她外出演出。毕业后,欢欢除了帮父母忙,还在艺术学校里教小朋友唱戏。那时每节课能挣100多块钱,对于欢欢来说,算是个稳定丰厚的工作。

有天上完课,欢欢朋友打来电话,说郑州“小皇后豫剧团”要招演员,欢欢听了立刻收拾东西直奔郑州。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豫剧团老师当场就定下了她。

这对欢欢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转折,在这里,她见识了更为规范的演出体系,也得到了不少知名戏曲家的指导。这一年,欢欢的唱功和台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剧团的生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每月仅仅500元的收入根本支撑不了自己的生活。

一年后,欢欢果断辞职。“认识了更高层面的人,也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可以了,我不仅要梦想,还要考虑自己的生活。”

突破自己寻找新生

从豫剧团回来后,欢欢还是会帮忙代课,但休息之余,欢欢并没有闲着,她在寻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梦想之路。

欢欢发现边唱戏边作画这条路走的人还很少。王希玲的《风流才子》选段成为欢欢的临摹对象。

如今欢欢每天睡醒后,脸不洗牙不刷便拿起笔练字。一练就是一天。“经常都是饿得受不了的时候才想起来看时间。”练累了,欢欢就看视频,研究唱戏的神韵和写字的运笔。“每天不练几幅字,我都觉得浑身不舒服。”一天下来,欢欢要写二三十幅字,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7774 2013-12-12 00:00:00 四 边唱边画的90后女孩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