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消防栓打开没有水压 深圳农批市场起火16人死亡 11日凌晨,发生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一农批市场的大火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记者调查发现,生产、仓储、居住“三合一”,消防栓打开却没有水压,房屋是临时搭建……这些“似曾相识”的原因导致了火灾惨剧的发生。 据了解,遇难人员为市场内商户及其家属,包括一个六口之家。附近一家幼儿园老师赶至现场时称,当天好几个住这儿的孩子没来上学,不知是否平安。 “三合一”惹的“火” 至11日下午5时30分左右,光明新区管委会确认并公布了16名死难者的身份,其中最小的是一名2012年1月出生的女童。据熟悉死者情况的商家称,死者中一名5岁女童的一家六口全部在火灾中罹难。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称,农批市场相关责任人当天已被警方控制接受调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火灾发生于当地一家大型农批市场,起火场所主要经营水果批发。死者都是前一天晚上住在商铺里的人。这又是集生产经营、堆放储藏、居住“三合一”场所发生的火灾亡人事故。 发现火灾并报警的宝安公安分局东方派出所巡逻保安王龙说,当日凌晨1点左右,他与另外两名保安在起火处附近巡逻,看到浓烟后赶到火灾现场,当时已有3家商铺着火。报警后挨家敲门时看到,不少商铺里有人睡在一楼,还有些睡在二层阁楼上,每家商铺至少都有两个人住在里面。 在批发市场做了5年生意的一茂名籍店主告诉记者,大约2点左右,他听到叫喊声后迅速逃出来。批发市场的其他店主和他一样,都知道消防部门不允许住批发市场里面,但市场在凌晨两三点就开市,店主又多是拖家带口,还有些带着小孩,不得不前一天晚上住到商铺里。一直以来,经营场所住人也是“不得已的事”。 着火点疑是违章建筑 多名从火灾现场逃生出来的商户告诉记者,发生火灾的建筑是临时搭建的。那名茂名籍商户老板告诉记者,他是2008年从另外一个批发市场转场到这里。据他介绍,这个市场是一个老板投资建设的,大约有260个铺面,每个铺面60~80平方米,每月租金2000元左右。 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郭峰证实:着火点建筑确实是临时搭建。初步核实,发生火灾的农批市场是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工业厂房逐步进行产业转换而形成的,着火点于2008年前后搭建,是一个临时建筑。至于临时建筑有没有合法的建设手续,以及有没有办理工商相应的手续,有关方面含糊其词。 消防栓竟没有水? “三合一”场所之所以发生火灾后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很大程度上与其消防设施严重不足相关。在这起造成16人死亡的事故中,也发生了现场消防设施在救命紧急关头“失灵”的情况。 王龙告诉记者,在报警和提醒住户赶紧逃生后,曾试图使用批发市场里的消防栓灭火,但打开后却没有水出来,只能干等消防人员。从报警到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大约20分钟。消防人员赶到后,火势已至少蔓延到5家商铺。 深圳市消防支队参谋长张晓伟在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回应称:“不能说没有水,是压力不足,流量还是有的。”据他介绍,以消防专业标准,有效射程不小于15米就满足压力,如不满足扑灭室内火灾10米的射程,就属于压力不足。消火栓在扑灭一层的火时,还勉强能射到火点上。 悲剧一再重演 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已发生多起类似“三合一”场所火灾致多人死亡的悲剧。5月8日,东莞市虎门镇一栋三层小别墅发生火灾,致8死3伤。起火别墅是一家经营服装的网店,一楼办公且堆放了大量服装,二楼住员工,三楼住老板一家。5月24日,佛山市南海区一家汽修店发生火灾,致9人死亡。汽修店也是集生产、仓储、居住为一体“三合一”场所。 实际上,消防部门并非不知道类似“三合一”场所是火患重灾区,也不是没有对其进行排查整顿,但似乎总跳不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据新华社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