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晚报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寒假游学台湾路线大曝光
小记者“职业培训”第一场
“书香家庭”花落谁家
下周一同揭晓
大赛进入审稿阶段
f1217fl2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记者“职业培训”第一场
大家开始设想自己拍出“决定性瞬间”
培训间隙,小记者高兴地领取自己赚得的稿费

决定性瞬间,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内,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现多用于最佳镜头的比喻,意即一刹那的绝好机会。

为什么才上小学、初中,还没好好拿过相机的小记者们,开始关注“决定性瞬间”这么高深的专业问题呢?这得从上个周六的小记者培训说起。 郑州晚报记者 张柳/文 张翼飞/图

大师作品展现摄影魅力

背着鼓囊囊的双肩包,穿一身冲锋衣,拎着个档案袋,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说实话,同事十余年,第一次发现我们的摄影记者张翼飞咋看着这么像老师呢。

我们的张翼飞老师绝对是有备而来。

他一上来就翻出自己打了好多页的教案,先给小记者们梳理了三个概念:什么是照相?什么是摄影?什么是新闻摄影?

有了对这三个概念的初步认识,张老师又抛出一个概念——荷赛奖,这可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最有重量的一个奖项,第一个得奖的中国摄影师来自中新社,她的作品叫《老艺术家重返舞台》。

讲了半天概念,开始上图片啦。

“要想拍出好的照片,首先要具备鉴别能力,能分出照片的好坏。”“我自己总结了好照片的4点特性,要美的照片、真的照片、活的照片、决定性照片!”

张老师一边讲解着这些专业知识点,一边为大家展示各有特色的图片,有中国摄影师获得荷赛金奖的作品《西湖边的一棵树》,有周老虎事件全程的揭秘图片,还有世界知名的《乌干达的干旱》《越战女孩》等。

张老师在讲解中,小记者夏铖章提出问题:“我能拍出自己的决定性瞬间照片吗?”“当然可以,只要你努力。有一张这样的照片,你就可以称大师了。”张翼飞老师给出这样的回答。

地震灾区故事带来心灵震撼

12月1日,晚报小记者们集体前往郑州档案馆,探寻属于郑州的回忆。那一次活动,作为带队老师我缺席了,因为当时我跟着建业小哈佛教育集团的爱心专员们,跑了趟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做慈善。

从4月20日地震后到11月28日我们到达时,大家猜想一下,地震灾区会有怎样一个变化?

因为同学们对学校生活最熟悉,所以我们就从学校开始讲。

灾区的同龄人在板房学校度过了2013年的上半年,经过老师们的努力,终于让大家在9月1日开学时坐进了新教室。因为经费紧张,学校的大操场还是沙石地,国旗杆下甚至没有台子,一道围墙将崭新的学校与残破的民房隔开。

当小记者们听说灾区的小朋友家庭生活困难,国家补贴的一盒牛奶、一个卤鸡蛋就成了午餐,他们从没有买过零食,他们的家人一年也不会带着他们去买一本书时,大伙儿惊呆了。对于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们来说,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通过学校的故事、学生的故事,一棵树、一块碑、一栋房子的故事,同学们了解到如何去观察、寻找答案、提问、思考、讲述一件事情。

我们真诚地希望,小记者们在来年的每一次活动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思路,做得更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8991 2013-12-17 00:00:00 二 小记者“职业培训”第一场KeywordPh大家开始设想自己拍出“决定性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