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东站是“亚洲最大地铁站”
“没有电话打扰,睡上两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续十多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两部手机、四块电池,也用不到一天
现在,他只有一个愿望
“没有电话打扰,睡上两天”
工作中的杨丽华(左二)

连续十多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两部手机、四块电池,也用不到一天

现在,他只有一个愿望

■人物

地铁1号线马上要开通了,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信号系统项目部也将完成它的使命。

13日下午,郑州晚报记者见到了该项目部负责人杨丽华。经过了近两年的忙碌,项目圆满完成,他脸上露出了少有的轻松,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稍微放松一下了。

而在半年前,坐在办公室办公对杨丽华来说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三五天不洗一次脸,10多天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的觉,每天开八九个小时的会……这样的紧张状态无论对杨丽华的身体还是精神,都是一种考验。郑州晚报记者 徐智慧 文/图

施工前,用一个多月时间走完1号线周边

信号是指挥列车如何运行的最核心技术之一,列车运行间隔多长时间,停车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这些都需要信号的指挥,一旦信号出现故障,全线列车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铁道信号专业的杨丽华一直从事本专业,参与了西安地铁两条线的建设。

2012年3月,中铁一局组建了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信号系统安装工程项目部,任命杨丽华为项目负责人。

如果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喻为一个人,那么轨道是骨架,供电是血液,通信是耳朵,信号就是眼睛和神经枢纽。从事信号施工“久经沙场”的杨丽华深知自己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重大。初到郑州,为了熟悉施工环境,杨丽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用脚步丈量了1号线周边的道路。如今,杨丽华基本上对郑州都很熟悉了,尤其是地铁沿线的情况。

今年1月至5月是信号系统安装工程攻坚段,这段时间,也是杨丽华压力最大的时间,甚至春节期间都没有休息。

最多的一次,杨丽华连续10多天的时间都和大家吃住在现场。施工现场在隧道内,经常都是一身土,三五天不洗脸的事很常见。“大家的心思都在施工上,根本就想不起来洗脸。三五天洗一次脸,一盆水都是黑的。”杨丽华说,对大家来说,天天都要做的事情,那段时间对他们来说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头不梳脸不洗、胡子拉碴的状况几乎是常态。

一天两天睡两三个小时,很多人都可以坚持,可长期的睡眠不足却是件折磨人的事情,需要毅力坚持的。本身就是做工程的,又是技术出身,杨丽华对自己的要求很苛刻,个人的荣辱感和企业责任感支撑着他坚持了下来。

那10多天坚持下来,杨丽华只有一个单纯的愿望:没有电话打扰,睡上两天。

最紧张时候,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信号系统项目部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还要与相关的20多家单位做好沟通协调。这些工作,也都落到了杨丽华的肩上。他大部分时间在现场,不在现场就在开会。业务协调会、内部协调会、现场协调会……大家都调侃杨丽华的工作:不在工地就在开会。

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开3次会,最长的会议达到八九个小时。

连轴转的日子里,杨丽华只有一个念头“再累也不能停下来”。杨丽华有两部手机,都有两块电池,可每天100多个电话下来,电早都用光了。更多的时候,都是一边充电一边接电话。

最让杨丽华欣慰的是,加班加点也好,不睡觉不吃饭也好,付出的巨大努力有了回报。在他的带领下,信号系统项目部各项工作都名列前茅,获得郑州市安全文明工地、郑州市轨道公司节点完成通报表彰和党员突击队称号。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参与郑州地铁其他线路的建设。”杨丽华说。

提前半个月完成任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9076 2013-12-17 00:00:00 二 “没有电话打扰,睡上两天”KeywordPh连续十多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两部手机、四块电池,也用不到一天
现在,他只有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