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4版:新密播报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有群杂耍空竹艺人
lhh3c20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有群杂耍空竹艺人
技艺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舞长龙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竹,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健身项目,它的历史至少也有1700年了。如今,在新密市,空竹杂耍者有百余人。他们中,年龄最长者已80多岁,年龄小的才10多岁。他们把空竹演绎得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新密播报 刘客白 田俊娟 文/图

四个基本功花样多多

12月15日上午,新密市青屏广场东北角,10多位老人在专心致志地玩空竹。只见老人们手拿竹竿,用一根细丝控制着转动的空竹:时而向左、向右,时而向上、向下。

转动的空竹,发出嗡嗡的声响,吸引路过的市民驻足。“玩得太精彩了,太不可思议了。”路人们发出赞叹声。

随后老人们又表演起了神奇莫测的新花样,有“二人转”、“拉小提琴”、“织女纺线”、“夜观银河”、“二郎担山”、“抬头望月”、“鲤鱼摆尾”、“海底捞月”、“青云直上”等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记者看到,最为惊险骇人的是“蚂蚁上树”:长绳一端系于树梢,另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忽然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高空,可飞于数十米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稳稳接住。

今年72岁的武福建玩空竹已有7年之余,他告诉记者,空竹通过抖、捞、盘、抛四个基本动作,可以玩出近千种不同的花样。

新密空竹落地生根

新密市空竹协会会长段学文介绍说,2002年左右,他一退休同事从外地带回空竹技艺,他也购回一套空竹,在路边空闲草地天天坚持练习。

就这样,他们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从最初的几人到现在的百余人。他们抖空竹,谈体会,从不认识到成为好朋友,尽显老年之乐趣。

“有位叫闫杏芬的老人,原来手连筷子都拿不住,腿行走也不太方便,练习抖空竹一年多后,手灵活自如,啥都能干了。”

记者了解到,2008年新密空竹爱好者自发成立了新密市空竹协会,段学文被推选为新密市空竹协会会长。如今,空竹运动已经深入到校园。嵩山路小学、刘寨初中己将抖空竹活动作为体育项目开展起来。

今年10岁的王浩然是嵩山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抖空竹只有一年多,但悟性特别好,他的高抛技艺是这个学校中最好的。去年学校空竹比赛,他得了个冠军。

“空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直广为流传,它体现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的责任就是不能让它失传。”段学文说。

空竹历史源远流长

武福建说,在《水浒传》110回中,宋江在受命征讨方腊的路上看到有人玩“胡敲”,有感于宿太尉保举之恩而做诗云:“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携漫徒劳。”说明当时抖空竹已经很常见了。

据明末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里边描写:“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汤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

另据秦孝仪所编《海外遗珍·漆器》中,收有一件“剔红婴戏纹圆盒”,盒盖上刻有婴戏图。图中,一个孩子正在抖空竹,旁边还有个孩子捂着耳朵观看。那可以说早在明初,空竹造型特点与玩法均已相当成熟。

到了清代,抖空竹已发展成为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为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相传,三国时期曹植就曾作过一首《空竹赋》,如果这算是有关空竹最早的记录,那么它的历史至少也有1700年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9745 2013-12-19 00:00:00 四 新密有群杂耍空竹艺人KeywordPh技艺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