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灵动”“智慧” 打造新型课堂文化
“科学”“人性” 搭建内涵发展平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灵动”“智慧” 打造新型课堂文化
“科学”“人性” 搭建内涵发展平台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内涵发展之路纪实
师徒结对活动
之金水篇
花喜枝老师在进行希望杯比赛

“灵动”“智慧” 打造新型课堂文化

“科学”“人性” 搭建内涵发展平台

在近1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里,郑州七十六中以“博学明德 格物致知”为校训,以务实精细的工作作风,勇立潮头,不懈奔跑,从外在创新到内涵提升,从校本教研全面推进到校本课程深度开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发展成果推陈出新,创造了“以课堂文化革新带动教师团队成长和学校民主管理”的内涵发展之路。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

通讯员 杨晓琳 文/图

课堂篇 “灵智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焕发活力

当课改由繁华归于冷静,当教育“返璞归真”的呼声愈加猛烈,智慧而善思的七十六中人经过观察研究、探索实践,打造出独特的课堂形态——灵智课堂,为学生滋养心灵、成就智慧。

“灵智课堂”,即灵活的课堂,智慧的课堂。“灵活”赋予教育以灵感,以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智慧滋养学生心灵,促进智慧成长,师生情感丰富,思维反应敏捷,求异、求新、求变。“智慧”包含师生明确的目标、饱满的激情、敏锐的眼光、探求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创新的胆略和强烈的人文情怀。学生带着各自已有的沉淀积累和灵感参与到灵智课堂中,不断激发师生的灵感与智慧,师生在智慧的碰撞中实现共同发展。

在灵智课堂文化形态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通过课例研究、课型研讨等校本教研策略,逐步形成了“三主四步”的课堂教学形态。“三主”就是学生为主体,追求自由、自主、自然;教师为主导,强调尊重、支持、引领;发展为主旨,实现和谐、灵动、智慧,这些也是灵智课堂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四步”是指“目标引领——自主探究——展示交流——考查反馈”的基本课堂流程。在目标设定上,灵智课堂要求教师在把握课标、钻研学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学习目标,为灵智目标的达成做足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教师适度引导,在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在展示交流环节,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碰撞智慧,展示魅力。展示交流是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反馈,是充满灵性与智慧的过程,是灵智课堂的精髓所在。最后的考查反馈则是落实灵智课堂目标和效果的重要环节。

“灵智课堂” 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与学带来的乐趣,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空间,这样的课堂将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团队篇 “三大工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打造教师团队品牌

团队就是生产力。郑州七十六中始终将打造一支严谨笃学的教师团队、一支协作共赢的班主任团队、一支优秀无私的名优教师团队、一支好学勤勉的青年教师团队作为建设品牌名校的必经之路,实施“三大工程”,铸就教师团队品牌。

“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随着学校的飞速发展,每年都有新教师加入队伍,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郑州七十六中采取“师徒结对、手拉手指导”的办法,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不少青年教师在这种教师文化的感染下迅速站稳讲台,快速成长,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领雁工程”致力于骨干培养。学校高度重视骨干教师培养,经常邀请教育专家指导工作,组织骨干教师到先进地区、先进学校学习,通过专家专题讲座、教师论坛、案例分析、交流取经等形式,解决骨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把学习、培训及实践研究整合为一体,对骨干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微雕工程”重于小课题研究。有效开展切口小、方向明、周期短、见效快的小课题研究,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研究目标,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将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

七十六中的小课题研究已经形成“立项——实践——成果——评选——应用”的有效模式。2013年,经过由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评审小组的精心评选,评选出了《如何发挥日记在写作中的作用》《游戏化的地理课堂》等一批优秀的小课题论文,激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更多的教师利用小课题研究来改进教学,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的科研操作能力处于上升趋势。

三大工程的实施,使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近两年,31人获得金水区第十一届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40人获得二等奖,学校被评为金水区第十一届教师基本功展评先进单位。8人获得金水区第十一届“希望杯、金硕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7人获得二等奖,学校被评为金水区第十一届希望杯展评优秀组织单位。

管理篇 “人本管理”让“科学”与“人性”并重

“灵智课堂”的课堂文化形态带动了富有灵性和智慧的教师队伍建设,也促进了学校管理层面的灵性和智慧。近年来,郑州七十六中“四讲两尊”的学校管理思路更加凸显出科学化和人性化两个重要特点。

“四讲”就是讲防患未然、讲防微杜渐、讲实实在在、讲持之以恒。学校明确办学理念,提升校园文化水平,优化师资队伍配置,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范后勤管理,打造平安卫生校园。学校还根据实际,科学制定出各类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现场有督促、工作有检查、好坏有奖惩、经验有总结”,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的作用,全面地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两尊”就是尊重主体,尊重全体。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有情感和主观能动性的“人”, 一味强调制度的严格,势必造成创造欲望的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郑州七十六中的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人性化管理才是管理好学校的有效途径,在管理中充分发挥智慧,在“尊重与理解”中获得威信,在“激励与约束”中谋求发展,在“严格与宽松”中求取平衡。这一管理思路突出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多样性、基础性等特征,体现了课改所倡导的师生人格平等理念。

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管理,郑州七十六中各项成绩斐然。在历届期末考试及中招考试中,总评稳居金水区第一;在各种学科竞赛活动中,先后有30余位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84名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多名教师被评为郑州市名师、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基础教育拔尖人才和郑州市骨干教师;国家、省、市优质课获奖者数不胜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充满无穷活力和特色的郑州七十六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0514 2013-12-21 00:00:00 六 “灵动”“智慧” 打造新型课堂文化<BR/>“科学”“人性” 搭建内涵发展平台KeywordPh——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内涵发展之路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