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身边的快递安全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验视制度一纸空文 快递企业管理粗放 政府监管与现实脱节
我们身边的快递安全吗?
晚报为你支几招,让你安全收取快递
夺命 快递 调查
化学原料 电池 磁铁 易燃物 酒 剧毒 汽油 油漆 酒精 煤油 发胶 罐装气体 火柴 鞭炮 枪弹

11月29日,山东省广饶县一名居民在收到网购的一双鞋子后,于当晚死亡。据医院诊断,他死于有毒化学液体氟乙酸甲酯中毒。而这种物质的来源是快件投递中被其他快件污染。

这起发生在山东的悲剧,引起全国关注。我们身边的快递安全吗?昨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等快递市场。

对策出台

国家邮政局开展落实收寄验视制度专项整治

国家邮政局昨日发出紧急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落实收寄验视制度专项整治活动。

通知要求,开展此次专项整治活动,要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

一、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检查、联合检查、明察暗访、调取监控录像记录等多种方式进行三个重点检查。

二、要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坚决将禁寄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

三、要切实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积极推广北京、河北、上海、浙江等省(区、市)加盖收寄验视章的管理措施,检查中发现未加盖收寄验视章的快件,一律视为未进行收寄验视,据此追究企业的管理责任。

四、要加强与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等部门的工作协作,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配合机制,发挥好合力作用,共同推动和保障收寄验视制度常态化落实。

五、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维护通信安全与信息安全。

收取快递安全第一,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山东“夺命快递”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收取快递时,固然要注意验货,但安全是第一位的。那么,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呢?

验货时要心中有数

看包装是否完整,有没有异味或被污染的痕迹。此外,对网购物品的重量、形状要有概念,如果超出范围,要引起警惕。

尽量自己取

在收快递时尽量自己取件。快递员送货上门期间,易引发个人信息的泄露。

尽量不留家里地址

个人信息简单明了,可选择仅留下楼栋号。尽量留下单位地址,不留家里地址。

快递单别随意丢弃

个人信息可能会因快递单被随意丢弃而遭泄露,尽量涂掉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独居女性特别注意

建议独居女性谨慎接触陌生人,尽量约到楼下传达室、保安亭等人多的地方收发快件。

相关链接

部分不能邮寄的物品

贵重物品:金砖、银条、现金、铂金等。

可议付的物品:信用卡、电话卡、车票、支票、非现金票证、空白的旅行票证等。

古董和工艺品:如古代瓷器、精致玻璃制品等。

医学样品:诊断样品、血样、尿样、人体组织等。

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强酸碱性和放射性的各种危险品:如火柴、雷管、火药、酒精(液体和固体)、硫酸、盐酸、农药以及其它列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危险品实用手册”中的化工用品。

各类烈性毒药、麻醉药物和精神物品:如砒霜、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大麻等。

国家法令禁止流通或寄运的物品:如武器、弹药、仿真武器等。

圆通禁止寄递物品规定

化学原料

电池

磁铁

易燃物

剧毒

汽油

油漆

酒精

煤油

发胶

罐装气体

火柴

鞭炮

枪弹

市场调查

枪支化整为零

也曾轻松过关

记者今年9月暗访网络贩枪非法活动时还发现,犯罪分子都是先将枪支拆卸开,再通过快递、物流渠道将枪械零件分批发给买家,然后通过视频指导买家进行组装。多名枪贩子告诉记者,快递、物流行业目前检查比较宽松,但整枪肯定会被检查出来,只要把枪支“化整为零”分批邮寄,就能轻松过关。

“不可能都拆开,哪儿有时间看啊?”

邹鉴威在昆明一家学院开了一家零售店,兼负责中通、申通、圆通和韵达等快递公司在校园内快递包裹的收发。在他看来,“夺命快递”事件不过是公司倒霉而已,“每家公司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种情况,只不过没有被发现而已。 ”

邹鉴威说,他们碰到邮寄液体、打火机等可疑物品后,最多就是过问一下,只要回答没问题就可以了,“不可能都拆开,哪儿有时间看啊? ”

“我一天接收将近100多个快递,碰上‘双11’或者节假日甚至到两百多个,每个都要拆开看,还干活吗?”快递员老刘有点无奈地说。

识别危险化学品,快递员没这能力

对于屡次发生安全事故,快递行业有业内人士就表示,一方面快递的业务员并没有识别复杂危险品、爆炸品和危险化学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所有快递都要开箱验视,会非常耗时,执行成本很高,部分省市最后加盖验视章的要求也流于形式,变成不验视而直接盖章。

■评论

悲剧何以发生?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居民因收到被化工原料污染的快递而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同时还有多人出现中毒症状。山东省邮政管理局通报称,圆通速递在当地的加盟公司由于收寄验视不规范,将被依法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这起“夺命快递”事件,令人震惊。谁都没想到,一次平常的网购,竟然招来杀身之祸。这场悲剧并非偶然,它是目前快递业混乱现状的投射,值得我们警醒。

“夺命快递”首先暴露的问题,是快递验视制度几成一纸空文,《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禁止邮寄的违禁物品种类和实行严格的验视制度。可现实中,快递公司因为保证收寄效率,往往忽视这一环节,而监管部门对此也重视不够。在东营“夺命快递”一案中,寄件方是一家化工厂,其实当时快递收件人员,稍微敏感一点,也不至于稀里糊涂收下那包致命的化工毒液。

“夺命快递”案中,涉事快递公司明明发现了问题邮包,却依然照常投递,这反映出快递公司对安全的漠视。了解完事件经过不难看到,如果快递公司对于疑似污染邮包的处置稍微谨慎一些,及时上报管理部门,这场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另外,装有化工毒液的邮包是如何泄漏的,是否与快递公司暴力分拣有关?因为,如果在交寄时就泄漏,那么快递员很容易发现。这两年,快递业暴力分拣,一直被舆论所诟病。一方面是快件验视制度形同虚设,一方面,大量违禁品在投递过程中被摔来踩去,这无疑更加大了快递业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快递业的高速发展,降低了国内物流成本,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和实惠。但以加盟为主要形式的扩张发展太快,员工流动性大且素质堪忧,快递企业内部管理粗放,政府监管与现实脱节……这些发展的后遗症,也使得攸关公共安全的快递业,埋下了太多的隐患,在“夺命快递”事件之前,一些地方曾发生多起快递包裹爆炸事件。

快递业要发展,同时更要规范。出了问题,不必因噎废食,一下将快递业管死,而是应针对快递业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完善行业内部自我管理,加强政府监管,拿出务实的举措。例如,更多利用安检设备,来保障快递业安全,对于“大跃进”式的快递加盟进行刹车等。在立法上,需要建立更明晰的快递业的管理规范,对于快递企业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件,应让企业承担巨额代价,从而倒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让“夺命快递”不再重演。

综合《新京报》、《法制晚报》、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0651 2013-12-23 00:00:00 一 我们身边的快递安全吗?KeywordPh晚报为你支几招,让你安全收取快递验视制度一纸空文 快递企业管理粗放 政府监管与现实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