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畅通郑州我们共同在行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畅通郑州,布局长远赢未来
畅通 让郑州“畅享”明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畅通郑州,布局长远赢未来

□郑重

天津车辆限购,北京地铁涨价,深圳提高城市停车费……连日来,有关城市治堵的新闻,总能吸引公众关注。对处于发展上升期的郑州来说,遭遇拥堵等大城市病,不可避免。治堵防病,畅通郑州,就是要立足现实,搞好基础建设与管理,布局长远,做好科学调控和规划,使城市发展协同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既阶段性地逐步解决拥堵病,又能积极有效地防范“后遗症”。

正像我们看到和感知的那样,两年来,畅通郑州工程稳步实施、扎实推进。以三环快速路的竣工、地铁一号线的运营为标志,先期建成的畅通工程基础设施,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已然发力、成效初显。得益于“畅通郑州三年规划”当初着眼长远的长线布局,得益于两年来全市上下真抓实干的务实重做,才有了畅通郑州阶段性成绩的取得。畅通工程“一年见效”已得到有目共睹的事实验证,但“三年顺畅、五年畅通”的理想落地,仍需全市上下的持续作为。

顺应规律,布局长远,务实重做,才能赢得未来。城市的综合发展是这样,畅通工程的实施亦是如此。随着各条支线路网、1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工程施工的逐步完成,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与微循环亦将有效打通。加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十项举措的稳步推进,畅通郑州十大工程的逐步建成,优化和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逐一落地——路网建设打通血脉,城区布局更趋优化,公共交通持续跟进,2014年“畅通郑州三年规划”实现完美收官指日可待,为期不远。

实现城市畅通是系统工程,路网建设、城区布局等是硬件打造,与之对应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序良俗、公众素质等软件配套,都决定着城市的综合容量和畅通程度。所以,硬件打造要布局长远,管理服务的提供、良俗习惯的养成,亦须同步完成。如何确保公共交通足够顺畅与便捷,如何确保道路资源的优质、高效利用,如何让工地扬尘罚单力促“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如何培育公序良俗让“文明出行”成为自觉,均考验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智慧。

畅通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即将迎来的2014年,是“畅通郑州三年规划”收官之年,亦是坚持“三大主体”工作格局、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长远布局的畅通郑州工程稳健落地,“做实民生”自然能赢得民心,自然能为都市区发展更多凝聚力量。做好了“畅通郑州”这一基础性工作,以此为切入与带动,加快推进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的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都市区建设,亦能聚畅通之力、借畅通之势,绘就蓝图赢未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1234 2013-12-25 00:00:00 三 畅通郑州,布局长远赢未来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