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S07版:社区报圈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兵新声 艺术让生命更精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兵新声 艺术让生命更精彩
河南有群老兵 公益演出续写“军营梦”

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老兵,有着共同的爱好:艺术。两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在离开军营之后,又有了一个大家庭。郑州晚报记者

潘登 文/图

一声“老兵”,透着外人无法体会的亲切。

成立于今年4月的河南老兵艺术团,办公地点位于南阳路上一栋写字楼,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虽然还未满周岁,条件还很刻苦,但在退伍后未曾泯灭的“军营梦”牵系下,短短8个月,从最初的四十多人发展到现在的两三百人。

“老兵”不老,绝大多数仍处在青壮年,吹拉弹唱,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

国家和部队培养了他们,他们利用自身的各种艺术特长自娱自乐、交往联谊的同时,也积极回报着社会,组织和参加各种公益演出。

杨战士:小竹板一打

从汽车连到了文工团

老兵艺术团团长,一个精瘦的汉子,被喊“杨战士”、“杨团长”、“杨军长”、“杨老师”、“老杨”,乍听起来有点凌乱。

其实,“杨战士”是大名,当初爸妈给他起名时,不是希望儿子有一天去当兵,而是家谱排到“战”字辈。

不过,杨战士在高中一毕业还是去当了兵。远离老家郏县,在云南省军区守备二师当了一名汽车兵。战友们开他玩笑说:“要当就当大官,当什么小兵。”就私下喊他“杨军长”,退伍后,多年不见的战友还有人这样称呼他。

按说汽车兵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分派,而从小就喜欢曲艺的他,没事就往相邻的师文工团串门,听人家打快板。

没几天他就毛遂自荐要去文工团,当着负责人的面,杨战士抖擞精神,小竹板打得啪啪响,负责人一听不错,生了惜才之心。两人分别去师里做工作,最后,杨战士遂了心愿,从一名汽车兵成了一名文艺兵。

退伍后,杨战士也没把这一技艺撂荒,而是精益求精,他自编自演快板书,喜欢说自创的相声段子,逐渐在曲艺圈内小有名气。

周合同:退伍找工作

都要与音乐沾边

小时候,算命先生说他的名字中三个字都有“口”,长大了要靠嘴吃饭。没想到,还真让人家说对了。

周合同老家在新乡获嘉泰山乡泰山村,从小喜欢唱歌。每年省里送文化下乡唱大戏的日子,就是他最高兴的时候,守在戏台子前就不挪窝,忘记了寒冷和饥饿。

稍大点,他喜欢收集磁带,特别喜欢军歌,像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阎维文《想家的时候》百听不厌。

他曾考上郑州一所戏校,家人不同意,觉得唱戏太苦。后来部队到县里招兵,他没跟带兵的吐露心声,他想通过当兵实现自己的唱歌梦。到许昌部队后,在基层连队的他暗地里下苦功,终于通过选拔成了一名文艺兵。

退伍回到老家,上世纪90年代,他就组建了名为“黑马”的电声乐队,当时很是火了一阵子,但由于管理不善,乐队最终解散。

由于对音乐的痴迷,他找工作都要与音乐沾边。干过保安、维修工的他,主动参与所在公司的文娱活动。目前,他在郑州一家KTV当音响师,工作之外的身份是一名业余歌手,找机会参加各种演出。

刘德志:酒后长号吹走了调

挨团长一顿批

作为艺术团的发起人之一,担任着艺术团党支部书记,看起来稳重的他,往往让人猜错他的年龄。

1983年出生的刘德志从小看战争电影,很羡慕里面的号兵,一听见号兵吹起嘹亮的号声,自己浑身就跟着血液沸腾。他那时候的梦想就是有一把自己的小号,逮着学校文艺排演,捧着小号就舍不得放手。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文工团,如愿以偿当了一名号兵,不过手中拿的不是小号,而是大块头的长号。

有一年冬天,在江苏丰县的一次军地联欢演出前,刘德志偷喝了一瓶二锅头,二两酒一下肚,感觉身上不冷了,但一到演出,却找不到感觉了,长号跟不上乐队的节奏,吹走了调。事后,团长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此后,不管是在部队,还是退伍后在社会上,演出前他是滴酒不沾。

童华:

嘴巴闲不下来

从一名爱唱爱跳的小女孩到一名十几岁孩子的母亲,她从未停止过对声乐的追求。

童华的哥哥当兵,她从小就想跟哥哥一样去部队,但父母不赞同,认为数理化才是正道,当兵是“偏门”。

她大学就读于一所邮电院校,学以致用、曲线救己,毕业她参军到洛阳,成了一名通信兵。

在大山的坑道里,她和其他有文艺特长的战友为大家表演节目,后来进了文艺队,主攻女高音,经常下连队演出。

离开部队后,结婚生子,当起了全职太太,她每天除了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外,嘴巴只要闲下来,没其他的事情,就开始哼唱歌曲,丈夫有时会打趣她说就不能消停会儿。

她有一股子钻劲,也有幸拜到声乐圈的名师学艺,水平逐渐提高。她会跟朋友去KTV里过瘾,也会到一些单位的内部晚会上“玩票”。自加入老兵艺术团后,她感到生活更充实了。

赵洪丹:

找到家的“新兵”

哈尔滨女孩赵洪丹顺利通过了沈阳音乐学院的声乐考试,在面试前,一场意外却改变了她为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

在朋友的婚礼现场,她的耳膜被礼炮震碎。失落、痛苦,无奈之下,她听从家人的指点,考入吉林农业大学学习现代牧业生产,在父亲看来,这个专业不愁就业。

但她毕业后却选择了当兵。没承想入伍不到了半个月,一次晕倒让她的“新兵”身份永远定格。

她被部队退回,休养之后的她并不安心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做家装饰材生意,抽空会去一些演出场合做主持人。

偶然的机会,她听说了老兵艺术团,她心底的“军营梦”再次燃起。尽管听力影响了唱歌,但在艺术团排练演出时,她就做主持人。

在这里,她有一种家的感觉,从一名“新兵”成了一名“老兵”。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1630 2013-12-26 00:00:00 四 老兵新声 艺术让生命更精彩KeywordPh河南有群老兵 公益演出续写“军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