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冒”上部下不封口,两短横与左右竖不相连,而许多人错写成“曰”或“日”。 进入网络时代,提笔忘字已经成为现代人新的烦恼。《咬文嚼字》编辑部昨日公布了 “2013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据编辑部透露,今年“十大语文差错”大都来源于热点事件,如央视汉字听写大会、高考命题都出现了考题错误,而“王立军叛逃”案报道中,将“服法”误为“伏法”,“棱镜门”事件将“泄密”误为“泄秘”。由于这些事件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相关报道中的语文差错容易对大众产生误导。 汉字听写大会、高考作文题首当其冲 2013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主考官李梓萌出题jīcōngjūn,荧屏公布的答案为“鸡枞菌”。其实,正确的写法是“鸡 菌”,“ ”应读“zōng”。鸡 菌是食用菌,味美如鸡。而“枞”有两读,一读“cōng”,是树木名;二读“zōng”,是地名。安徽省有“枞阳县”。 浙江省2013年高考作文题出现了知识差错,把英国作家戈尔丁在《蝇王》中的名言张冠李戴安放到了美国作家菲尔丁身上。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随即认错,并向全体考生道歉。 “服法”不是“伏法” 今年语文差错最大的来源,就是热门新闻事件的报道。 2013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不少媒体报道称:“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涉嫌杀人被公开审判,薄谷开来认罪伏法。”其中的“伏法”均是“服法”之误。其实,“伏法”指犯人已被执行死刑,“服法”则指犯人服从判决。 在“棱镜门”事件报道中,把“泄密”误作“泄秘”。二者都有不为人知的意思,但“秘”强调客观上不为人所知,如“秘方”“秘史”“揭秘”等,而“密”则强调主观上不想让人知道,如“密谈”“机密”“泄密”等。 温岭“杀医案”误为“弑医案” 2013年10月浙江温岭市某医院三名医生被患者持刀捅伤,其中一位医生不幸遇难。多家媒体在报道时称之为“弑医案”。“弑”是古语词,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不能用“弑”字,只能用“杀”。 李某某涉轮奸案在2013年备受关注,媒体大量报道提及歌唱家李双江,并冠以“文职将军”头衔。据悉,在我国军队中,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享受将官相应的工资标准、生活待遇,但并没有授予相应的军衔。在我军法规条例中,也并无“文职将军”这一名称。 “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街头店招中的常见差错是:“羊蝎子”误为“羊羯子”。羊蝎子是大众美食,指羊的脊椎骨,因形状像蝎子,俗称“羊蝎子”。但因蝎、羯形似,不少街头饮食店的店招中,将“蝎”写成了“羯”。“羯”字有两个意思,一指阉割了的公羊,二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匈奴的一个别支,与“羊羯子”毫无关系。 此外,汉字书写中经常写错的字:“冒”。“冒”人人都认识,但很可能落笔即错,被誉为汉字中的“第一易错字”。徐颖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