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郑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是不是又要还信用卡了?
新婚蜜月还没过完
17岁的她向老公碗中投毒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是不是又要还信用卡了?

是不是又要还信用卡了?

消费观念和理念

并非适合每个人

说到银行,不得不说信用卡,积分、打折、返现、透支……由于申请办卡的门槛过低、个别银行对申请资格的把控不严,造成了一些人每天深陷在还款的困惑之中。

郑州晚报记者 刘凌智

案例:坐牢还得还钱

今年32岁的赵武,毕业于郑大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后曾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之后在华山路开了一家翻译社。

翻译社生意冷淡,创建时他借了一些钱,朋友们催促还钱,无奈,赵武提供了虚假的工作证明,办了几张信用卡解燃眉之急。

几天后,赵武在招商银行透支了1.5万元,在中信银行透支了2000元,在交通银行透支了5000元。

以上的透支款中,他只还了招商银行800元,“我当时只是想用这种方法度过困境,但随后仍旧无偿还能力。”面对随后多家银行的催款电话,赵武没有能力和勇气面对,换了电话。老父亲从老家打来电话:“银行往家里打电话催着要钱了。”

银行的报案资料显示,截至报案之日,赵武欠交通银行6851.21元,本金4912.7元,利息1798.52元,其他费用148.99元;欠招商银行20971.71元,本金13464.90元,利息及费用7506.81元;欠中信银行6905.57元,本金1953.23元,利息等费用4952.34元。

赵武因涉嫌信用卡诈骗,被中原区检察院提出公诉。

一个看似美丽的承诺

郑州晚报记者在我市各区检察院调查得知,类似赵武这种情况绝非个案,多起类似案例均是因为透支信用卡,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

某银行工作人员鲁先生(化名)说,20多岁的年轻人消费能力有限,由于把持能力较差,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循环透支,负债如雪球一般,在高息的推动下,越滚越大,直至无法面对。

接下来,他们往往选择逃避,更换手机号或搬离原住址,但身份证上的信息却无法改变,银行报警,一般都能把欠款追回。

警方提醒信用卡用户,刷卡消费这种理念与方式并非适合每个人,应及时更正消费观念与方式,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要让信用卡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

线索提供 耿伟伟 李昕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1718 2013-12-26 00:00:00 四 是不是又要还信用卡了?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