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郑州地铁NO.1 上一版3  4下一版
应对高峰期
广州加开短线 深圳限制客流
二七广场站
碰到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坐广深地铁:
应对高峰期
广州加开短线 深圳限制客流
几乎没有人在地铁吃东西
一进地铁,声音自然降了几个分贝
广州公元前站出口示意图

应对高峰期

广州加开短线 深圳限制客流

几乎没有人在地铁吃东西

一进地铁,声音自然降了几个分贝

地铁是城市的一面镜子,一个城市内在气质、外在形象都会映射其中。

如果一个城市地铁有性格,深圳地铁应是鲜艳饱满,而广州地铁则是温润内敛,它们发展历史长短不同,却各自绽放出带有独特印记的别样南国风情。

郑州晚报记者

王战龙 文/图

广州、深圳报道

运力和票价

广州地铁16年运送60亿人次,票价最高14元

每天早上7点开始,广州、深圳的地铁就会分别迎来各自的客流高峰,行色匆忙的人们从地上拥入地下,一天的生活由此开启。

在广州乘坐地铁,价格并不低廉,票价从最低的2元至最高的14元不等。广州地铁是按照里程分段计价,起步4公里以内2元,4~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

当地常住民办的“普通羊城通”可享受9.5折的优惠,并且,在一个自然月内,连续乘车超过15次,从第16次开始可享受6折优惠。

而具有广州、佛山户口的老人,60~65周岁可享受5折优惠,65周岁以上可以免费搭乘地铁。学生、残疾人均享受5折票价优惠。

当然,作为初次入广的外地人,地铁入口的相关介绍会告诉你,可以选择一次性花费20元办理“一日票”,24小时内可以无限次乘坐地铁;或者花费50元办理“三日票”——72小时内可无限次乘坐,但这两种卡均不能在同一站点连续进出。

广州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于1997年6月28日,7年之后的2004年,深圳人在翘首企盼中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条地铁。16年来广州地铁共运送乘客超过60亿人次,相当于运送了地球人口的七分之六。

文化的味道

站点设计演绎千年商道,站厅层设图书漂流架

行走于广州街头处处氤氲着温润的岭南风情。转入地下,则是另一种风情,浓郁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有人说,广州地铁多的是一种现代化,少了的则是几许老广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已投入运营的广州地铁5号线,尝试在站点进行特色设计,譬如动物园站,两个直通顶部的Y形原色水泥柱,活像一对鹿角,和动物园站的主题前后呼应。

年底即将开通的地铁6号线将尝试建设“主题站点”——以“砂岩浮雕+铁艺镶嵌彩色玻璃”的形式,汇聚珠江、爱群大厦、西关窗花及融入古官道、天字码头、千年商道、高第街等图案,真实再现广州的古韵遗风,演绎千年延续的商道。

深圳地铁虽建成时间晚于广州地铁,但它比广州更早一步尝鲜文化入驻。

2006年,3幅地铁壁画被正式安放在深圳地铁侨城东、华侨城和世界之窗三个站点。

2011年,深圳阅读文化首次结缘地铁。在世界之窗等7个站点坐地铁时,可以先到站厅层的图书漂流架选一本感兴趣的图书,登记借阅后就能带走细细品味了。

地铁“潜规则”

几乎没人在地铁吃东西,说话的声音都会降低些

在每一个站点,若稍稍留意,你会发现人们上车的秩序井然,不需要工作人员来指点,也少见相互推搡的情况。

地面上,广州人说话的声音并不低,而一旦走入地下,说话的声音就会自然降低几个分贝。人们或是闭目养神,或是捧着手机浏览咨询,也有小“学霸”见缝插针做起了作业。

地下,有很多规矩异于地上,比如随身携带的行李要放在自己前面,为了安全也便于给他人让道;只能带矿泉水之类的饮料,不吃带味的食品等。

在广、深两地地铁,很少见到“手捧食物步履匆忙”的现象,几乎无人在地铁内吃东西,抽烟、打闹这样的现象更是鲜见。人们似乎对此有着约定俗成的自律。

有人将此归结为地铁带给人的独特体验:你的隐私突然暴露在公众面前,你所看的书,打电话要说的情话,以及对调皮孩子的责骂等,都会受到众多眼睛的监视,除了得体,你别无选择。

应对高峰期

广州加开早高峰短线 深圳限制客流

广州地铁广而深,现开通8条线路,将广州东西南北勾连在一起。地铁站点多位于地下两三层,甚至三四层,有些步梯隧道,俯冲直下,距离地面几十米深。

广州地铁也有着高峰期的苦恼。截至7月份的数字显示,广州地铁线网的日均客运量已从年初的530万人次上升至560万人次。

在广州,每条线路高峰期不尽相同,在每个站点的“错峰出行告示”都明显标注有各个站点的高峰期。

但,错峰出行并不能完全缓解地铁输运压力,广州也已在人流最为拥挤的2号线、3号线加开早高峰短线,以疏导客流。

而深圳则在地铁高峰期实行“限制客流”的临时措施——在刷卡进站的闸机前拉起红绳,等站台上滞留的乘客疏散以后再分批放乘客进站。

高峰期及节假日拥挤的人群中,两地的站点都会看到身穿马甲的“地铁义工”,与地铁工作人员一起协助旅客上下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2599 2013-12-28 00:00:00 六 应对高峰期 <BR/>广州加开短线 深圳限制客流KeywordPh几乎没有人在地铁吃东西
一进地铁,声音自然降了几个分贝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坐广深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