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开往春天的地铁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地铁开通第一天,《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郑州电台、中原网从总编到记者百余名新闻人组成“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联合报道组,深入每节车厢、每个站台,采访上百名各行各业的市民,记录他们对地铁开通的真实感受和喜悦心情。
“感觉郑州有了大都市的范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民给晚报发微信讲述第一次坐地铁的欣喜之情
“感觉郑州有了大都市的范儿”
发车前,工作人员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张翼飞 图

一线采访

刘丰纲 男 公司职员

乘坐区间:紫荆山站—秦岭路站

感受:运行很平稳、很暖和

“一出地铁站口就能坐上回家的客车,真是挺方便的。”郑州晚报记者在秦岭路站碰到了在郑州工作的刘丰纲,他刚从地铁站出来,这次是送带孩子的老婆和妈妈回家。

“郑州地铁运行很平稳,坐着很暖和,希望其他几条线尽快开通。”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王绍禹

孟敏 女 教师

乘坐区间:绿城广场站—燕庄站

感受:真是出乎意料的好,飞一样的感觉

孟敏家住工人路陇海路口。“So easy!”孟敏非常激动,“我昨天从家出门,走路不到2分钟到了公交站,坐上900,在绿城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从公交站走到地铁站用了2分钟时间,因为没有卡购票用了5分钟时间,坐上地铁到燕庄站只用了15分钟,走到单位用10分钟,整个才半个多小时。真是飞一样的感觉,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李丽君

焦红玉 女 行政经理

乘坐区间:黄河南路站—紫荆山站

感受:可以减少开车出行,节约时间

12月28日晚上6点半,焦红玉和同学们约好在花园商厦附近聚餐,但她整整比别人提前到了1个小时。

她和老公的路线是乘地铁从黄河南路到紫荆山。

“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简直不习惯。”她说,自己是专门不开车出来感受地铁的,平时从东区到花园路,曼哈顿那一截特别堵,每次都要提前很久出门,还老迟到。

“今天十几分钟就到了,简直是太快了。”焦女士像其他乘客一样在地铁站台留影。她说:以后出门尽量坐地铁,方便快捷,这样也可以减少开车,对环境也有益。

她还重新设计了自己的上班路线:“家门口附近就是黄河南路站点,以后我先坐地铁到紫荆山,然后从紫荆山改公交到郑汴路,至少比开车能节约半小时的时间。”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纪宇

“您坐地铁了吗?”

大型民生调查记录上百名乘客的感受与心情

本报讯 地铁开通第一天,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及三报一网官方微博、微信等全媒体,联合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旗下的《郑州新闻广播》,共同启动郑州地铁大型民生调查,从总编辑到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每节车厢、每个站台,采访各行各业的市民。作为记录者,我们俯身聆听、真实记录、零距离感受,来自一线乘坐者发自肺腑的声音,传递迎来地铁时代后郑州百姓的幸福喜悦。

此次大型民生调查持续了两天,采访了上百位各行各业的市民,调查主要在地铁站内和列车上进行,针对地铁的乘坐者展开,调查选取不同年龄,不同的乘坐需求,来自不同工作领域,本市及外地的乘客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你叫什么,从事什么职业,从哪一站开始乘坐地铁,到哪一站下车,乘坐地铁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等。真实反映了一线乘坐者发自肺腑的声音,原汁原味传递了迎来地铁时代后郑州百姓的幸福喜悦。

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说过:“历史本身是一条黑暗的时间长河,在这当中无数的东西会沉沦下去。”而庆幸的是,今天我们最真实地记录着郑州地铁时代到来的历史。一段历史时刻,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亲历者或者见证者的证言。为此,我们专门将两天来的调查所得梳理展现,力求原汁原味再现万千市民和地铁的故事,记录这载入郑州发展史册的瞬间。

市民张小果在紫荆山站说:“地铁低碳且环保,尽情欢呼祝贺吧。”

市民林先生发微博说:“今天我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全是地铁自拍照,郑州人全面体验地铁,好幸福。”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孙娟

首日末班准点,误差不到一分钟

本报讯 开通首日,遭遇意外的大客流,这种大客流不仅仅在刚刚开通的头几个小时,一直到夜晚的最后一班车,车上几乎全部上满了人。绿城广场站的站务员告诉记者,西向和东向的末班车都准时抵达了该站,误差不到一分钟。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辛晓青 实习生 王煜枫

一线采访

郁凯丽 女 学生

乘坐区间:二七广场站—会展中心站

感受:速度很快,整体环境很新很漂亮

这是郁凯丽第一次乘坐地铁,从进站到出站,她一路都在拍照留影。

“我们学校在郊区,我们出门买东西,尤其是想逛二七广场,很麻烦,需要转两次公交车,一趟大约1个半小时,现在有了地铁,方便多了。”郁凯丽说。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赵柳影

孙淑颖 女 外企职员

乘坐区间:西流湖站—市体育中心站

感受:一股从未有过的“穿越”感在心头泛起

赶时尚、追新潮。80后年轻妈妈孙淑颖的生活中从不缺少新意。当然,在体验郑州首班地铁这件事儿上,她也绝不愿意落后,当天早上9点多就匆匆赶到了西流湖站。

快捷,安静。还未来得及从这趟特殊、短暂的“旅途”中获取更多体会,终点站几个大红色的字体便映入眼帘。26公里的片刻记忆既简洁又短暂,唯有一双双专注、喜悦与新奇的眼神在她心里烙下了深深印记。“说真的,一股从未有过的‘穿越’感在心头泛起。”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常亮

张月 女 从事培训行业

乘坐区间:紫荆山站—郑州东站站

感受:有了大都市的范儿

民生调查启动后,从事企业培训的市民张月发来一条微信:“开通第一天,我从紫荆山站上车到郑州东站,我的感受是,郑州交通原来路也堵,心也堵,现在坐上了郑州自己的地铁,感觉像3年前到香港时的心情,有了大都市的范儿。为此我拍了照片发给朋友,朋友都说郑州洋气了、大气了,我听了很舒服,很自豪,我也是大城市的妞儿了。这就是我坐地铁的感受。你们报社这个策划不错,让我有了满足感!”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孙娟

【首日客流】郑州地铁1号线开通首日进出站客流共计284885人次,客流排名前三的车站依次是:二七广场站、紫荆山站、郑州火车站站。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2850 2013-12-30 00:00:00 一 “感觉郑州有了大都市的范儿”KeywordPh市民给晚报发微信讲述第一次坐地铁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