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9版:开往春天的地铁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自助买票很方便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马健 图

去火车站再也不用担心赶不上火车了

开私家车体验地面交通

地铁开通当晚,地面交通明显改善

西向东10分钟跑完金水路

地铁开通当晚,记者驱车体验了一下地面交通,地上道路与地下隧道一样顺畅,司机体验到久违的驾驶快感。记者驾车行经航海路二七万达,又转至大学路与陇海路交叉口,短短1小时完成了由绿城广场到二七广场,又从医学院到中州大道,最后在航海路走上回家的路。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汪永森 刘凌智 实习生 董婧

3分钟从绿城广场跑到二七塔

28日18点20分,正值周末聚会客流晚高峰时间,记者从绿城广场出发驱车前往二七广场。

短短3分钟,车子顺畅地抵达二七广场西侧,二七塔附近的人民路、解放路、二七路均没有出现拥堵状况,行人和车辆仅在信号灯前短暂停留。

“以前这个时间点,只能坐在附近的餐饮店吃东西,看着排长龙的车。”经常周末在此逛街的李女士称此前二七广场周末的傍晚必定是拥堵的。

西向东10分钟跑完金水路

18点31分,记者驾车从河医立交桥南向北转入金水路。金水路立交桥经常被视为交通堵塞的“重灾区”,沿路大石桥和紫荆山区域都是车友们常常担忧的堵点。

记者在南向北驶上大石桥区域立交桥二层时,在上桥口区域向上望去竟然不见车辆影踪。记者踩下油门,车辆速度稳定在60公里每小时,很快抵达紫荆山立交桥,车子自西向东驶下紫荆山立交桥,车辆慢慢增多,车速有所降低,却依然通行无阻。18点41分,仅仅10分钟,记者的车已经转上中州大道,遗憾的是东向西的金水路上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龙。

航海路上车主有点“不习惯”

昔日逢高峰必堵的航海路,28日晚也变得畅通无阻,让通行其上的车辆有些“不习惯”。

“从来没有这么快过,昨天晚上还堵呢。”市民申先生告诉记者,上周五他从中原福塔往嵩山路上的家回,但航海路与中州大道附近严重拥堵,他选择绕城高速又堵在了下站口,花费1个半小时才到家中。

他称,拥堵时刻桥上桥下都是车,而这一晚开车时速50公里,让他体验不堵车的感觉,更有机会流连路边街景。“可能跟地铁开通有关,大家去体验地铁了,希望地铁对郑州解堵能起到更多关键作用。”王先生说。

一线采访

麻景旭 男 来自驻马店的11岁小学生

紫荆山站—市体育中心站

感受:舍近(武汉)求远(郑州)来体验地铁。人多、有点热,新鲜好玩。

从紫荆山站到市体育中心站坐个来回,跟父母一起结伴来郑州专程体验地铁的麻景旭和麻潇龙两个小家伙儿心情格外好,他们开车从老家驻马店赶赴郑州。

“俺们早上8点出门喝的方中山胡辣汤,10点就跑到紫荆山站排队等着坐地铁。”麻景旭和麻潇龙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此次来郑州还背负描写郑州地铁搭乘体验的任务。面对记者的提问,年龄大麻潇龙1岁的麻景旭说:“俺们说实话中不?人老多,车内可热,受不了。阿姨,你看俺俩衣服都脱得只剩下保暖秋衣了,不过坐地铁很好玩。”

麻景旭的母亲介绍,为了体验地铁写日记,他们完全可以就近去武汉体验,但是那咋说也不是自家门口,所以他们舍近求远还是来郑州住一晚上,就为了体验郑州的地铁。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王菁

王磊 男 个体户 西三环站—郑州火车站

感受:速度很快,去火车站不用担心堵车赶不上火车了

“家门口走几步就有地铁站,直接就能到火车站,不用担心堵车,速度也很快,以后赶火车真是再也不用担心赶不上了。”王磊是在西三环站上的车,做点小生意的他平时经常需要坐火车去外地进货,听说地铁开通了,他第一时间来体验一下。

“我特意坐到火车站,看看坐地铁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以后赶火车就不着急了。”王磊开心地说,“平时我坐公交车去火车站人特别多,再加上带着行李非常不方便,打车又堵又贵,去一趟火车站可麻烦。”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施杨

李丰 男 商场员工 西三环站—民航路站

感受:购票很方便,几秒钟就OK了

28日中午11点50分,地铁西三环站出入口卷闸缓缓升起,数百名等候已久的市民瞬间就拥入了位于负一层的站厅内。

3台自动售票机前,“尝鲜”地铁的市民排起长队,而仅仅10秒钟,2号售票机前的帅哥李丰就幸运地购得郑州地铁西三环站的第一张地铁票。举着幸运的“西环第一票”,李丰兴奋地告诉记者:“没想到买票这么方便,一按站点名,票价就显示出来,再投币、摁确定键,票就出来了,总共才几秒钟就OK了。”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吴淑娟 孙友文

一线采访

田鹏 男 注册物业管理师

桐柏路站—紫荆山站

感受:一号线已通,二号线还远吗

记者在桐柏路站见到田鹏时,他正在给一位老大爷讲解地铁如何购票如何乘坐。“同事们都戏称我是活地图,遇到一些不知道该怎么坐车的我会主动帮助。对于地铁一号线,我是很期待,但我更期待的是二号线”。

田鹏一早到秦岭路办事,中午临时决定体验下地铁,他说自己租住在三全路柳林村,出了村就是地铁二号线的新龙路站,而他上班的地方在一号线的民航路站附近。原来坐公交上下班,上班需要一个半小时,下班则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家。“如果地铁二号线也开通了,那么我就能坐着二号线到紫荆山换乘一号线了,一号线来了,二号线就不远了吧!”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汪永森

林雷刚 男 宇通工作

碧沙岗站—体育中心站

感受:外观高大上 休息区有点少

在由西向东的地铁1号线上,记者碰到林雷刚带着3岁的儿子感受地铁。他们先乘坐BRT,然后转成地铁。由于工作原因,林雷刚把南亚地区的地铁都乘坐遍了。

“咱们的地铁外观很好看,很明亮。”林雷刚说,从外观上来看郑州地铁显得很高大上,现场的引导做得也很到位,“墙上显著位置贴着要乘坐车站的价位,在售票机、进站处、站台上都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引导。”

林雷刚还建议,在站台内多加休息区。“台湾是6分钟一趟车,香港是3至4分钟一趟,站内每隔一段都有休息区,咱这是9分钟一趟,应该多设点休息区。”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李丽君

杨世宝 男 学生

火车站—市体育中心站 往返

感受:座椅很暖和 很舒服

在由东向西的地铁上,记者遇到带着行李的杨世宝和他的妈妈。杨世宝在新郑龙湖上学,因为妈妈要去杭州,刚好赶上郑州地铁第一天开通,他就和妈妈一大早带着行李一起感受郑州地铁的第一天。

“我们从火车站西广场转的地铁,坐到体育中心,又从体育中心坐回来。”杨世宝说,地铁真是快,只用了30多分钟他们就到了市体育中心站,而且车上不仅干净整洁,座椅还特别暖和,“我以前在广州坐过地铁,相比之下郑州的舒服多了。”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李丽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2861 2013-12-30 00:00:00 一 无标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