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身健体,一些人会购买或配制一些药酒、膏滋等来进补。是不是人人都需要补?如何施补?有关专家告介绍一些进补小常识。
一、要辨别病证虚实阴阳:所谓“补”,就是补病人之虚亏和不足。但是,中医病证在临床表现上往往错综复杂,有的人貌似体虚,其实“虚”中还夹杂着“实证”,而“虚中夹实”的病人是不能进补的。例如:某人自感乏力,精神萎靡,胸闷不舒,食欲不振,但大便数日不解,小便泛黄,舌苔黄腻等。倘若自服补药,等于火上浇油,必定滋生他病。因此,进补前必须辨清阴阳虚实,遵照医嘱,对症施补,切不可盲目滥补。
二、要掌握煎服方法:凡一切补益药饮片,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块状,质地致密。因此,在煎药之前,应该将药放在锅水内先浸泡2小时 ,然后再加水至药平,煮开后以文火煎1个半小时左右,间隔翻动药物数次,使其尽量煎透。每剂药应煎两次,煎第2次时可少加些水,煎药时间为1小时左右。所取之药汁,一般多在饭前空腹服,或早晚分服。
三、要掌握补益的季节时机:补药一般多用于年老体虚,或久不愈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于年老体虚者,宜在冬季进补,此取中医“冬三月者为封藏”之说,意思是冬天养精蓄锐,来年可少得疾病。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且一到冬天病情加剧者,应该在夏天进服补药,中医叫做“冬病夏治”。
切记,服用补药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滥服。若患感冒或感染性疾病时,亦应暂时停止进补,以免造成 “闭门留寇”,导致病情变化,迁延难愈。
荥阳市卫生局 王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