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东3000警力围剿制毒“第一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广东3000警力围剿制毒“第一村”
村里两成家庭制毒 村民配手雷AK47抗法
村支书是“带头大哥”,当地派出所充当“保护伞”
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
参与行动的警用直升机起飞
出动警用直升机参与行动航拍图
警方缴获大量毒品

村里两成家庭制毒 村民配手雷AK47抗法

村支书是“带头大哥”,当地派出所充当“保护伞”

在2013年12月29日的“雷霆扫毒”汕尾行动中,包括头号目标人物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等14名党政干部涉案落网。此外,受利益驱使,当地基层警队也遭到了腐蚀,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派出所所长及民警也涉嫌充当“保护伞”被抓。

战役在凌晨4时打响。在周密部署下,此役竟出奇的顺利,109个行动小组共3000警力纷纷传来捷报。据统计,此次清剿行动,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网络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吨、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手雷1枚等。

村干部派出所长涉案

2013年12月29日行动当天,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首先落网。作为当地主要干部,彼时他正带着几个马仔在惠州找办案民警,想办法“捞”出了事的堂弟——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

警方介绍,蔡东家早期参与制贩毒,这两年主要是充当“保护伞”,涉及贪污行贿的问题。他既是村的主要干部,又是标杆性的主要人物,其落网为顺利清剿起到关键性作用。蔡东家涉嫌玩忽职守等罪,警方还怀疑他参与包庇制贩毒犯罪嫌疑人。

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汉武是另一把“保护伞”,其涉嫌参与贩毒、行贿等犯罪行为。落网前,蔡汉武正在家里睡觉,警方从他家搜出了350公斤成品冰毒。

据悉,当地党政部门干部充当毒贩“保护伞”的有14人,除了村干部,还有陆丰公安局机关干部以及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等。

去年已轮换一批干部

“汕尾陆丰市,特别是甲西镇的博社村、西山村、濠头村,这些村子不大,但家庭作坊式的制毒模式几乎传遍全村,如博社村更是形成堡垒村。”参与行动的警员介绍,在陆丰当地的确有民警参与贩毒和通风报信。

他解释:“这个地方工资不高,民警也很辛苦,工作量大,一个月2000元多一点。无利不起早,有的民警看别人有车有房心里不平衡。”汕尾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志明介绍,除此次行动抓到蔡东家等14名干部充当“保护伞”外,2013年6月,陆丰当地已经轮换了一批官员。此外,去年,汕尾市已经有21名党政干部受到党纪处分追责,其中7名被双规。干部中包括当地镇长、派出所所长等人,目前该市正教育基层干部,端正发展思路,要勤劳致富不搞歪门邪道。

“禁倒制毒垃圾”成公告

汕尾陆丰市于2011年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陆丰冰毒制造集中在三甲地区(甲东、甲西、甲子三镇),而博社村则是陆丰地区涉毒的“第一大村”,该村村民姓蔡,有1.4万人,两成以上家庭直接、参股生产冰毒。村里将毒品作为“支柱产业”,家庭运作,总弥漫着一种化学品异味,环境破坏严重。

因为冰毒制造产业化,博社村污水横流,地表水严重被污染。

“菜园毁了!荔枝园也毁了!”有村民诉苦,现在连水也毁了,冰毒成了断子绝孙的产业。据村民介绍,由于生产冰毒需要大量的电力,原本脆弱的农村电网满足不了需求,因此经常断电,一断就是一两个星期,所以基本上每家每户也都配备了发电机。

由于博社村人口密度极大,村道狭小,房子低矮,使得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存放冰毒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需求。有村民直接把原材料或是半成品存放在屋与屋之间不到一米宽的过道上,可谓明目张胆,有的则用迷彩网遮起来。而胆子小一点的,就在自家弄个密室小规模制造冰毒。

在博社村村口,垃圾堆放处曾立了一个落款为“村委会”的告示牌:严禁乱倒制毒垃圾!

弓弩土枪手雷还有AK47

2013年,广东省公安厅悬赏通缉涉毒人员,博社村有37人被网上追逃,而其中的18人竟就躲藏在村子里,从未离开。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说:“博社村2000多栋房屋紧挨着,类似城中村。大片房屋是平房,少部分房子是小楼。密密麻麻的小道,大车都进出不了。”村里面有明哨暗哨,外面交通要道设有探风点。

“当地党政机关他们还有很多狐朋狗友,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通知。以往警方共两次大规模进入该村,进入时发生堵路谩骂,暴力抗法。”邱伟说,警察一进村,村里两三百辆摩托车就会团团围住,村里的路上会放下钉板,楼上砸石头。村民手里有仿制枪支,甚至还有AK47、土制手雷、弓弩等杀伤性武器。

“他们可能将制毒使用的盐酸、硫酸从高处撒下。虽然研究了6项防护措施,但参战民警仍紧张。”邱伟说。

制冰毒也会“转型升级”

此前,陆丰使用外地的麻黄草制造冰毒,不法分子从内蒙古、安徽等地收购麻黄草,整车整车地运往陆丰,一卡车就能满满地装上十几吨。经焚烧、浸泡等一系列工序后,1吨麻黄草可以提炼出六七公斤麻黄碱,经过加工后又可以制成约4公斤冰毒。

广东没有药厂需要使用麻黄草,因此,只要有人买麻黄草基本都流入陆丰。然而,制毒者开始放弃麻黄草“转型升级”,从福建龙岩购买一种叫溴基丙酮的化学品,通过化学合成冰毒。而溴基丙酮并不属于管理范畴,2013年6月云南警方缴获25吨易制毒化学品原料就全部都是溴基丙酮。

“制造冰毒的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周期越来越短、产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邱伟介绍,1公斤冰毒从以前的几十万元,到现在的1万元,甚至7000元也有交易。

综合新华社、《新快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3896 2014-01-04 00:00:00 六 广东3000警力围剿制毒“第一村”KeywordPh村里两成家庭制毒 村民配手雷AK47抗法
村支书是“带头大哥”,当地派出所充当“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