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九天揽月
中国“蛙人”首次潜入300米深海探“龙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蛙人”首次潜入300米深海探“龙宫”
正在逐步实现海底探宝梦
饱和潜水员的生活与常人有什么不同

1月12日,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5时09分,搭载着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潜水员的潜水钟,从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与生活舱的对接,3名潜水员返回到生活舱里休息。现场总指挥郭杰宣布,3名潜水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巡回深度达到313.5米。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来了中国人的身姿,中国由此具备了人工潜入300米深的海底“龙宫”探宝的能力。

下五洋捉鳖

各国都在攻克饱和潜水

深潜水是世界各国正在攻克的尖端难关,实现深潜水的关键技术,就是饱和潜水。

据300米饱和潜水现场总指挥郭杰介绍,潜水深度每超过10米,压力就增加1个大气压。潜水员潜水完毕后,人必须减压。如果不减压,在高压下溶解进潜水员身体内的惰性气体会残留在身体组织中,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

美国1957年提出“饱和潜水”,就是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条件,使潜水员体内各组织体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潜水员可以在高压下停留几十天,待作业完成后,一次减压,返回正常生活。

郭杰介绍,此次作业中,在300米海底,潜水员承受的压力是地面的30倍。作业完成后,需要在减压舱里过11天,才能完成减压。

未来将冲击500米深海

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认为,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取得成功,表明中国在向深海进军的征程中,可以在更大的深度下,开展复杂的水下安装、抽油、抢险打捞作业,可增强我国大深度水下各类应急抢险和环境救助能力,提高应对我国东海、南海及经济专属区政治、经济等紧急事件发生的能力,提升我国在海洋活动、海洋经济中的话语权,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沈灏表示,我国将冲击500米饱和潜水新目标。

据新华社

■新闻链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6032 2014-01-13 00:00:00 一 中国“蛙人”首次潜入300米深海探“龙宫”KeywordPh正在逐步实现海底探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