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地球周刊 沙龙逝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沙龙打耠“最后︷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沙龙打耠“最后︷仗”
昏迷8年后去屯,终年85岁
2004年5月16日,以色列时任总理沙龙在耶路撒冷官邸出席记者会。
2010年10月19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艺术家布拉斯拉夫斯基创作的沙龙躺在病床上的雕像在一家画廊展出,引发争议。

昏迷8年后,以色列前总理阿里埃勒·沙龙11日去世,终年85岁。

“他决定走了”

2006年1月4日,时任总理沙龙因严重中风被送进医院抢救并一直陷入昏迷。同年4月11日,以色列内阁宣布沙龙永久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

昏迷期间,沙龙一直依赖生命支持系统。今年1月1日,他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多个重要脏器,包括肾脏和肺功能衰竭。6日,他的血压和心跳恢复正常,但9日情况再度恶化。

以色列特拉维夫谢巴赫医疗中心11日宣布,院方采取多种措施,试图稳定沙龙的病情,但是没有成功,沙龙当地时间大约14时去世。

“今天,他打输了最后一仗。”以色列总统希蒙·佩雷斯说。

医疗中心主任泽埃夫·罗特施泰因5日说,沙龙“像一头狮子一样在战斗”。希伯来语中,“阿里埃勒”的意思就是狮子。

次日,罗特施泰因作出悲观预测,说只有奇迹才能拯救沙龙。

沙龙1日状况恶化后,他的儿子奥姆里和吉拉德一直守护在旁。“他走了。他决定走了。”吉拉德11日在医院对记者们说。

13日举行国葬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以色列政府在13日为沙龙举行国葬。他的遗体将安放在以色列议会大厦供凭吊。葬礼将在沙龙在内盖夫拥有的农场举行。他将与第二任妻子莉莉葬在一起,后者2000年因癌症去世。

沙龙下月26日满86岁。新华社特稿

B链接

2005年6月18日,由于轻微中风,沙龙被送往耶路撒冷当地的一家医院。报道指沙龙感到不适,以及言语上难以沟通。之后他突然在以色列军方电台现身,表明自己将会继续担任以色列总理,劝谕人民不要担心。

2005年12月18日,沙龙再次因轻微中风入院。不过两日后(12月20β)即出院。沙龙当时似乎已痊愈,甚至在午餐时吃了两块巨型牛扒,不过医生已提醒沙龙注重饮食健康,以免再次中风。医生还计划在2006年1月为其进行心脏修补手术。

2006年1月4日晚,沙龙因突发严重中风被紧急送往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进行抢救。1月6日,因为脑溢血不止,沙龙再次被迫进行手术。哈达萨医院院长什洛莫·莫尔及沙龙助手指出其或将无法履行总理的职务。1月9日,沙龙在医生逐步减少使用麻醉药后,开始恢复独立呼吸,但仍要佩戴氧气罩。莫尔指出,沙龙情况仍然危殆,会在他苏醒后,再评估他脑部受损的情况;而另一方面,代总理艾胡德·奥尔默特承诺,会继续沙龙的政策。1月11日,沙龙病情好转,但仍然严重,莫尔计划停止为他注射麻醉剂。2月10日,沙龙的消化系统严重受损,情况危殆,医生指他生存机会甚低。4月11日,以色列内阁召开特别会议,宣布沙龙永久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同时任命代总理艾胡德·奥尔默特为临时总理。这意味着以色列政坛长达五年的沙龙时代正式结束。

2007年4月18日,沙龙之子称沙龙病情有好转,甚至一度能够开口说话。

2010年11月12日,他由亲属接回家中护理。

2014年1月2日,沙龙情况再次转趋危殆,多个主要器官衰竭,被指可能有生命危险。

2014年1月9日,沙龙病情极度危殆,或随时离世。

2014年1月11日,沙龙在特拉维夫谢巴赫医疗中心辞世,享年85岁。

维基百科

B评价

总统佩雷斯以“勇敢的战士”“无畏的领袖”评价沙龙。

“他是以色列最伟大的保卫者和最重要的设计者之一。”佩雷斯说。

总理本雅明·内塔龙亚胡说,沙龙“将永远活在以色列人心中”。

司法部长齐皮·利夫龙对沙龙去世表达“沉重悲痛”,评价他为“勇敢的战士、指挥官、领袖和双腿深植于以色列土地上的农夫”。

巴勒斯坦人对这名宿敌之死感到高兴,称他为“罪犯”。

在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称沙龙之死为“历史性时刻”。

路透社援引哈马斯发言人萨米·阿布·泽尔希的话报道:“这个暴君不在了,我们对胜利更有信心。这名罪犯的双手沾满了我们人民和领导人的鲜血。今天,他死了,我们的人民兴奋不已。”

另一名哈马斯发言人萨拉赫·巴达维说,沙龙留给巴勒斯坦人的记忆只有“痛苦、鲜血、折◇、背井离乡和罪恶”,他应该“下地狱”。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高级官员贾布里勒·拉吉布认定沙龙下令暗杀了巴勒斯坦国前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是“罪犯”,应该被送上国际刑事法庭。

德新社报道,沙龙死后,黎巴◇一处巴勒斯坦难民营中,巴勒斯坦人朝天开枪庆祝。新华社

B随笔

2014年1月11β,特拉维夫,中风倒下昏迷8年后,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离世,空余争议任人评说。

8年间,沙龙没有留给世间只言片语。没人知道:在2006年1月4β◇个傍晚,在保持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想的是什么?这是个遗憾,更是个悬念。

在阿拉伯人眼中,他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带领伞兵旅虐杀战俘;在黎巴◇战争期间指挥以军屠杀难民;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恐怖政策,并借巴人“起义”之机大开杀戒。

而在多数以色列人眼中,他是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受人拥戴的英雄。以色列主流的《国土报》曾在一篇文章中称,作为与以色列国同时代的领袖,沙龙经历了这个国家无数次危机和十字路口,体会过军界宦海沉浮,骁勇善战又果敢坚忍。

众所周知,在中东地区,和平,是一种“承诺最多、兑现最少”的现象,而沙龙在倒下前曾被认为是◇推动谈判并敢于作最终决定的人选。

在确保以色列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建立非军事化、世俗的巴勒斯坦国,◇怕该国与以色列老死不相往来,这便是晚年沙龙对以巴和平一种迟到的理解。

轰然倒下前,沙龙在总理位置上有两个惊人之举:将“一生对手”阿拉法特逼入绝境;实施“脱离接触”行动,清空加沙地带全部21个犹太人定居点,并努力使以色列人相信,这是为和平所必须做出的让步。

2005年岁末,年近78岁的沙龙毅然退出自己参与创建的利库德集团,凭借一己之力组建前进党,以期利用民众支持带领前进党赢得大选,组建强力政府推动和平。

然而,这位战场的常胜将军、政坛的铁腕强人最终被自己打败。有人说,如果沙龙继续主政,以巴和平或已取得突破。但是,历史由不得假设,和平不相信如果。

同为战功卓著的将军,拉宾在力劝以色列议员批准《奥斯陆协议》时说:“我是一个经历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所以我要寻找和平的出路。”沙龙生前曾说,在以巴和平问题上,自己与拉宾殊途同归。

和平,既是沙龙的未了情,也是以巴民众及中东局势关注者的未了情。

今天,世上再无沙龙,而中东恩怨依旧。 新华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6033 2014-01-13 00:00:00 一 沙龙打耠“最后︷仗”KeywordPh昏迷8年后去屯,终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