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视觉周刊 影像博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感的力量
人性的光芒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情感的力量
人性的光芒
吹唢呐 1992 河南平顶山
矸石山上捡煤人系列之一 1992 河南平顶山
山峦·旧椅·戏台 1984 河南鲁山
大棚内外 1988 河南鲁山
山村教师和他的学生们 1987 河南禹县
乡村少年系列之·少年 1984 河南鲁山
矸石山上捡煤人系列之一 1992 河南平顶山
养蚕人 1987 河南鲁山
根系列之·中原父老 1993 河南鲁山
乡村少年系列之·少女 1992 河南平顶山

情感的力量

人性的光芒

65岁的赵振海,曾经的纪实摄影家,“河南摄影界的奠基人”之一……他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又称失智症)后,生活不能自理,最近病情日益加重。多年前辞职时,他没有医保、社保,没有收入,现在陷入困境,需要帮助——于是,郑州晚报联合河南摄影界和国内多位摄影名家共同促成了一场作品义售活动:2014年1月初,本报官方微博、微信,河南摄影家协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参与活动的各位同行的个人微博、微信几乎同时发声、预热;8日,本报大篇幅报道、介绍详细情况;11日,义售活动举行,爱心人士和摄影同行们纷纷认购,没有等到活动结束,用10幅作品所制作的100张照片就被抢购一空,筹到20万元义款。14日和16日,本报以及所属的“中原地铁播报”陆续大篇幅追踪报道这一“人间温情”“雪中之炭”…… 赵震海\图 河宁 李湮\文

曾经是著名的纪实摄影家、摄影编辑、摄影讲师……现在,65岁的赵震海更像是一位迷路的老人。患病后逐渐失忆的几年里,他没有能力继续用镜头记录时代,而是与现实生活中的病魔单独会话。

2011年12月8日,郑州晚报独家刊发了《他拍摄的中原农民曾影响了一代摄影人 如今老摄影家赵震海看病吃药都成了问题》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义卖了400本摄影集,筹集6万多元,帮他暂时渡过了难关;目前,赵震海病情加重,陷入更大困境。2014年1月11日,义售活动如期举行,现场来了很多人,都是被这个事件吸引和感动而来,为了一份爱心而来。无论相识还是陌生,每个人都在赵震海的作品前感受着心灵的震撼,又都被那个写满认购人名字的认购板所感染。大家没有更多言语,却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流淌。

义售活动获得了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人文效应。身处娱乐至上和崇尚消费的当今社会,这一“人文效应”令人惊喜,也促人深思。这是情感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光芒。如是说,并非刻意拔高,而是有其历史根据和社会背景的。

20世纪的80、90年代。当时,改革开放的成果尚不硕大,改革开放的春风尚未吹绿广袤的农村,为了温饱而辛苦麻木、辛苦辗转和辛苦恣睢,依然是广大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大批经历“文革”的摄影家,迸发出自觉地人生道义情怀和社会责任。

赵震海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影像不但缩影着一个时代的文本风格,更是缩影着一个时代摄影家的社会良知和文化良知,真实生动呈现了:那个只留给我们一个看不见面孔的年轻母亲的背影和她的孩子;那个比农民还农民的山村老师和紧紧围绕在他身旁眼神迷茫地向外张望的一群小学生;那个曲终人散但依然陶醉在梦境般的某种声音中的吹唢呐的人;那个一身农民打扮而只有询问才能知道其性别的乡村少女……

赵震海的困境被披露后,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并产生共鸣,与他们那时所秉承的这种“摄影姿态”有关,以及他作品里所透射出的人性的光辉有关。“文学是人学”——摄影艺术何尝不是?有摄影大师说过:“我有两个责任,第一是对被摄对象的责任,第二是对读者的责任。”对于人的责任和义务,即是一种“摄影姿态”。赵震海作品令每一个看到照片的人,都为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的力量,当获悉创作者遭遇疾病困扰和生活困境,又迸发出更加华彩的人性光芒,大家都争相献出爱心,使得义售活动出乎意料地顺利和成功。每一幅成功的纪实影像,都应该有这样的双重属性:情感的力量,人性的光芒。

所以,在义售活动中被很快抢购一空的这10幅作品,很有必要公布于众。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8802 2014-01-20 00:00:00 一 情感的力量<BR/>人性的光芒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