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回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宝贝“坐骑” 指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宝贝“坐骑” 指数
【父亲肩头】 舒适度:★★★★☆ 拥挤的客流中,这是最容易让人触景生情的场景,“父爱如山”的含义也不言而喻。若遇寒风侵袭,宝贝则首当其冲接受“考验”。
【母亲怀抱】 舒适度:★★★★☆ 无论是妈妈还是奶奶,这种最传统、最熟悉、最温馨的抱孩子方式,总能给宝贝们带来足够的温暖。不足之处,大人难以“解放”双手,旅途中稍有不便。
【专用背带】 舒适度:★★★☆ 进站时,可以一手拿票、一手提包,虽说这种方式舒适度不足,但这种通过“专业工具”被抱在怀里的方式,还是让宝宝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
【母婴候车室】舒适度:★★★★ 母亲和孩子都喜欢的模式,不仅能给奔波疲惫的身体减压,还有强大的“时间消磨”功能,但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无法随时随地享用。其舒适级别尚有成长性,有望升级“5星”。
【临时“坐席”】舒适度:★★ 凳子+提包,依偎在大人身旁,再“拗”一个“造型”……这种方式,既有难度,又有瞩目效果,不过,不算多见。
【临时“拖车”】 舒适度:★★ 一个人如果能有两双手该多好,一双抱孩子,一双扛大包。如此,宝贝说啥不受这颠簸之苦。

挤在人流如织的春运大军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年龄的漂泊者,在走走停停的春运旅途中,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精心呵护着身边的孩子。 母亲温暖的怀抱、父亲硬实的肩头、爷爷坚挺的后背……本期“春运评星”依据是“舒适度”。

郑州晚报记者 常亮 图/文

车轮飞转,又逢一年团聚时,跟随着大人们的匆匆步伐,一张张可爱、稚嫩的小脸再次映入我们的视野。或许,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们在奔波途中所享受到的“待遇”远不及家里舒适,但从这些“五花八门”的出行方式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份藏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爱。

对所有人来说,春节团聚,这些宝贝就是欢乐的源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8921 2014-01-21 00:00:00 二 宝贝“坐骑” 指数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