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二届郑州本土电影展映月启动
河南文化艺术团赴欧演出
范军《老汤》助阵
网络嘉年华
cying41268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望月》还原“最美乡村女教师”
以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为原型
第二届郑州本土电影展映月启动

《望月》还原“最美乡村女教师”

以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为原型

昨日是小年, 以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望月》,拉开了第二届郑州本土电影展映月的序幕,1000余名观众在郑州艺术宫观看了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第二届郑州本土电影展映月”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等联合主办,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郑州艺术宫承办。启动仪式上,参与展映影片的主创人员及主要演员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观众:这个“败家妮子”很感人

“未来是我们自己的,和村里一群野孩子有什么关系?”劝她到城里工作的男朋友不解地问。“你这个‘败家妮子呀!’”拿家里的钱一次次到城里收购学生读物,母亲对她又是骂又是疼。

一位头发花白的退休老师接受采访时感慨道,刘小月几次抛却个人利益,无私陪伴、教育农村孩子,这种精神太感人了。现在这种精神太少了!            

虽然编剧有意避开苦难戏路,刻画出一个健康的、快乐的、阳光的女大学生形象。但观众还是被乡村女老师刘小月的坚韧执著所打动,剧场内不时传来唏嘘感叹。

“这部电影很写实,贴近生活,有笑有哭。”一位叫于岚的幼儿教师告诉记者,“自己曾下乡支教,懂得乡村孩子的渴望。他们太需要城市里的教育资源了,太需要刘小月这样的教师去呵护他们的心灵、去守望他们的天空了。这也是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人的地方。”

镜头:《郑州晚报》报道了“刘小月”

《望月》以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为原型,讲述了师范毕业生“刘小月”,无怨无悔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故事。

《郑州晚报》最早发现并报道了“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画面中演绎了这一真实,人们拿着《郑州晚报》,看着上面的报道认出了“刘小月”,纷纷拥向她,把一些教辅书捐给她。

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月28日

据悉,本次活动共展映影片8部:《望月》《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新麻风女》《三子争父》《潘多拉的宝剑》《念书的孩子Ⅰ》《不是闹着玩的》《角落里的阳光》,这些电影都是在郑州注册的影视公司拍摄的,或者反映郑州内容的电影,而且这些电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些还在国内国际上获得了大奖,可谓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月28日,市民可凭观影券于每天上午10:00、下午2:30到郑州市艺术宫免费观看电影(周六、周日,农历除夕至初四除外)。观影券已在《郑州晚报》专版《文化产业周刊》(每周五出版),以及《郑州广播电视报》上刊印,每张观影券可预约1~3人观影。活动宣传海报也可用作观影券。此外,观众也可登录中原网,了解活动详情,下载打印观影券,用于观看展映影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9981 2014-01-24 00:00:00 五 第二届郑州本土电影展映月启动KeywordPh《望月》还原“最美乡村女教师”
以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李灵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