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灯笼”照亮南极 可起降固定翼飞机,能洗澡可做饭 2月8日,一座以“泰山”命名的科学考察站在东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建成开站。冰雪大陆,从此矗立起五岳之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8日向泰山站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对不惧艰险、立志造福人类的广大极地科学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架空设置避免飞雪掩埋 从1984年我国第一次南极考察至今,刚好30年。从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部的长城站,到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的中山站和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再到位于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泰山站,我国南极考察站正在逐步完成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布局。 虽然被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泰山站的圆环形外表、叠型结构和高架设计,让它被众多网友称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环形结构视野开阔,减少风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解释说,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主体建筑架空离地,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房内可洗澡 厨房可开伙 “通过发电设备获取能源,房间内可以达到20多摄氏度,可以洗澡,厨房可以开伙,相比现在内陆队员们一个月洗不了一次澡那是大大改善了。”曲探宙说,现在的泰山站暂时只完成了主体建筑建设,还不具备人员生活条件。此后,泰山站还将经历两到三次南极考察队的建设过程,由科研人员和施工人员同时入驻,边科考边建设。 ■新闻链接 中国南极科考三十年 1984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向阳红10号”船首赴南极。 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落成。 1989年2月,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建立了中山站。 1997年,中国开启了前往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序幕。 1998年,中国首次开展对南极格罗夫山的考察,第一次从这一地区带回陨石样品。 2005年1月,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2009年1月,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 2014年2月,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建设,主要在南极夏天使用。 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