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TOP学习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长老师用心 节后学生“收心”
0211LDBB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长老师用心 节后学生“收心”
从生活和思想等细节上引导帮助,提前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2月16日, 我市的学生开始返校上课。从1月23日放寒假,25天寒假里又适逢春节,游玩和走亲访友自然是免不了的。再过几天,他们即将迎来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而每逢假期后的开学之初,都有不少中小学生患上“开学综合征”:情绪不振、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白天精神状态不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导致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里学习和思想等问题不断出现。对此,教育人士强调,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学生在开学初快速“收心”,步入正轨的学习轨道上来,轻松应对新的学习任务。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现象:假期后不少孩子患上“开学综合征”

生物钟乱,天天犯困,上课易走神,甚至不少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症状,这类学生的症状多为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甚至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这些都是“开学综合征”的症状,而且年级越低、自制力越弱的学生,症状越明显。

在记者随机问到的10多个家有学生的家长中,都谈到了孩子不同程度地在假期开学后会有“开学综合征”,并对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表示忧虑。尤其是新学期将进入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家长,害怕孩子的状态会影响到开学后的正常学习。

有两位朋友是老师,他们也谈到了这种情况。主要是一些学生在最初的一周甚至近一个月里听课效率低。李思老师说:“每到假期开学后,学生在上课时很容易走神,课堂效率不高,作业的正确率也大大降低。”

家长:帮助孩子安排好合理的作息

“其实,孩子的‘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主要靠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改变这种对学习不利的现象。”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厉老师看来,学生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只是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各有不同。家长老师要理解、接纳、鼓励。

“家长的情感支持不代表放任不管,要用科学的办法,帮助孩子快速调整好身心,进入紧张有序的学习,尤其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压缩孩子玩乐的时间,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恢复孩子的学习兴趣。”厉老师举例说,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对自己出现的这种现象很着急,这时家长要平静地告诉他,这是节后症状,爸爸妈妈工作也有点提不起劲呢,我们一起想办法调整,会好起来的。孩子听后一定会信心大增。

另外,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好合理的作息,早睡早起、积极参加有氧运动。

老师:学习引导、让学生多“动”少“听”

教育心理学家路应杰老师认为,为人师表的老师这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做好表率,并以此带动正能量,把班级的学习风尚尽快引上正轨。

老师首先要在面貌上精神抖擞,给学生做榜样。同时,加强校规教育,要求学生不迟到,认真完成作业、专心听讲等。

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多“动”少“听”。尤其是小学生,如果老师大讲特讲,学生可能就会做小动作或者睡觉。让他们多说、读、写、背,可以让学生脑细胞快速兴奋,专注于学习。还可以在课堂里穿插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环节,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假期心得交流,循序渐进培养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热情和对班集体、对学校的归属感。

学生:

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和自我调整

除了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外,联大教育集团中学部教学主管龚秋生认为,学生本人更要主动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自我调整,去适应开学后的学生生活。

首先,对假期进行总结。比如作业情况,补习或复习情况,哪些科目有大的收获,哪些知识点收效不大等,然后据此制定一份新的学期计划,并且对上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做适当复习总结,这些都能帮助自己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改变无序的作息习惯,调整好精神状态。坚持按时就寝早睡早起,使生物钟恢复正常。

第三,在开学前尽快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先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知识点,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在开学前提前制定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前预习新学期知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41984 2014-02-11 00:00:00 二 家长老师用心 节后学生“收心”KeywordPh从生活和思想等细节上引导帮助,提前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