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下午4点,穿着深色坎肩,一身休闲装的濮存昕出现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茶馆》赴郑州、青岛、天津巡演的启动新闻发布会现场。既是《茶馆》主演,又是北京人艺副院长的他向郑州观众问候,直言不会让观众失望,让观众的钱掏得值。 已经演了600多场的北京人艺“镇院之宝”《茶馆》,本月27日、28日和3月1日将开启首次郑州之旅。作为北京人艺副院长的濮存昕如此介绍这个集结了濮存昕、冯远征、梁冠华、杨立新等众多大腕的经典剧目:“这部根据焦菊隐先生的经典复排出的剧目,内容还是原汁原味的。”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文/图 北京报道 “是演员,更是老舍先生在与观众掏心窝子” “我在念台词时,有一种享受感,特别想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观众去享受其中的营养。经典的东西一定要保留下来,像历史上的李白杜甫诗歌、汤显祖的《牡丹亭》一样,我们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濮存昕特别提到,“文学直抵心灵,这部剧让观众感受到文学强烈的气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灵魂生活,把世事沧桑,家国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尤其是最后三个老头的相见,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那种震撼心灵的场面,是演员,更是老舍先生在台上与观众掏心窝子。” “戏不怕热,越热的戏,观众越爱看” 《茶馆》复排还是沿袭老本子和老戏路,当问起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来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院时,杨立新并不赞同这个观点,“50年代的创作者有他们的创作初衷,当时他们离戏中描写的历史更近。随着时间发展,台下台上的演员和观众离那个时代都有些陌生和久远,从这点讲,创新没有太大意义。” 杨立新坦言,“‘全面继承,谨慎创新’是我们要持的态度,先吃透它,是后辈人要做的事情,至于要创哪些新,我看就先别创了”。 杨立新在剧中饰演秦二爷,他说,我所饰演的肯定与别人演的不一样,话剧不像京剧那样具有程式化,话剧可以有演员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对角色进行特殊处理,但万变不离其宗,不同演员虽然具有差异性,但仍然是作者笔下的“这一个”,这就是话剧表演的特点和魅力。 “要让观众觉得这个剧是有品质的” 谈到此次来郑州演出,濮存昕说,艺术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性格。郑州不仅有豫剧,还要把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介绍进来。《茶馆》就是其中的代表。话剧在文化消费中是高层次的,怎么让观众觉得没白来,完成这项艺术传播,演员的活儿一定要做好。要让观众进到剧场,觉得这个剧是有品质的。 “我们有这个自信,让郑州的观众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话剧《茶馆》,不是去逢迎观众,附和市场,而是用经典的力量去感染观众。”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